文化中國行|這群『00後』,跋山涉水在新疆找文物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新華社 作者: 編輯:靳永鋒 2024-08-13 19:34:16

內容提要:盛夏時節,五湖四海的游人來到新疆,沈浸在北疆草原一睹網紅景觀『天馬浴河』,穿梭在南疆高原飽覽雪山風光。這其中,有群特別的『游人』,他們翻山越嶺、跋山涉水,甚至風餐露宿,只為一件事——尋找文物。

盛夏時節,五湖四海的游人來到新疆,沈浸在北疆草原一睹網紅景觀“天馬浴河”,穿梭在南疆高原飽覽雪山風光。這其中,有群特別的“游人”,他們翻山越嶺、跋山涉水,甚至風餐露宿,只為一件事——尋找文物。

記者見到署阿克·吐亞克別克時,她正在對一處石構墓葬進行打點勘測。這個21歲的姑娘,是新疆大學考古學專業學生。跟她一起的,還有7個“00後”尋寶小伙伴。現在,他們有一個新身份——新疆伊犁哈薩克自治州尼勒克縣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工作隊隊員。

上午八九點,空氣中帶著一絲難得的涼意,尼勒克縣“四普”工作隊趕著天光,驅車前往不可移動文物所在地。“有的在戈壁荒灘,有的在懸崖峭壁,有的還藏在莊稼地裡。”全隊唯一的“80後”——隊長王新平從事文物工作11個年頭了,對尼勒克縣不可移動文物的“藏身之處”門兒清。

尼勒克縣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工作隊在吉仁臺溝口遺址合影。新華社發(受訪者供圖)

尼勒克縣是文物資源大縣,吉仁臺溝口遺址發現了迄今為止世界上最早的用煤遺跡,古墓葬、古岩畫、古遺址及草原石人等229處不可移動文物像珍珠一般,散落全縣各地。這次“四普”不僅要對“三普”已認定和登記文物開展復查,還要對新發現不可移動文物展開調查。

野外遇見蛇怎麼辦?高山滑草是種怎樣的體驗?以天地為幕、與山川為伍,一個多月的普查工作中,這群久居城市的“00後”收獲了許多新奇體驗和技能。

“現在,我能通過草的壓痕和洞口大小預判附近有沒有蛇。”署阿克分享起這項野外生存技能時還有些後怕。一次,她和搭檔王宇菲尋找一座草場深處的古墓葬,一低頭,一條手臂長短的小黑蛇赫然出現在腳邊,盡管“嚇得魂兒都飛了”,但責任心讓兩個女孩克服恐懼,最後圓滿完成任務。

尼勒克縣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工作隊隊長王新平(右一)與王宇菲(中)、署阿克·吐亞克別克(左一)進行文物普查。新華社發(受訪者供圖)

苦是苦了點,但記者發現,這幫“00後”不怕苦、能吃苦,還挺能“苦中作樂”。

岩畫通常在陡峭的山壁上,山高草滑,上山不易下山更難,隊員們完成文物復查後,便就地坐下,“滑草”下山,隊員不無驕傲地說,“現在人均‘鐵?’”。因為長期翻山越嶺、攀爬圍欄,廣西小伙兒劉傑琳沒有一條完好的褲子,這裡一塊缺口那裡一個破洞。

歡樂是短暫的,“四普”工作中更多的是枯燥與辛苦。一位隊員平均一天要復核130多個文物點,扛著RTK測量儀等遺址定位、測繪工具,日行兩三萬步是家常便飯。

“真的沒想到,這麼年輕的孩子,這樣願意吃苦,又毫無怨言。”一個多月的相處,令王新平對這群“00後”贊不絕口,“最晚一次,工作到晚上十二點左右,返程路上,回頭一看,孩子們都睡著了,一下車,他們又投入到數據整理、填報工作中。”

尼勒克縣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工作隊隊員謝正玄(左一)與劉傑琳(右一)在戈壁開展文物普查。新華社記者 白志強 攝

“我們所做的工作,就是掌握尼勒克縣乃至新疆、全國不可移動文物資源狀況,為文物保護與管理工作奠定堅實基礎,保護好這些歷史的見證。”王新平說。

推進全國文物普查工作,正是讓文物說話,讓文化說話,讓歷史說話。

隊員謝正玄第一次了解考古專業,是在自己的錄取通知書上。不久前,他在“四普”過程中新發現三處古墓葬,“這感受太不同了,以前只在課本上看見石堆墓、石圈墓圖片,現場看到文物遺存後,一剎那間,仿佛歷史鮮活了起來。”這個誤打誤撞、被調劑來的專業,已經成了他熱愛的專業。

尼勒克縣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工作隊隊員魏中暢(左一)手持RTK測量儀,復核文物信息。新華社記者 白志強 攝

如今,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熱愛、投身考古事業,考古事業後繼有人、人纔輩出。新疆大學歷史學院院長孟楠表示,考古與文博專業學生是文物工作者的後備軍,高校將發揮服務社會職能,帶動孩子們為完成“四普”工作貢獻力量。

在吉仁臺溝口遺址,2001年出生的隊員魏中暢沿著高臺大墓外牆打點勘測,觸摸著3000多年前的歷史遺跡,他說:“我熱愛考古專業,所以並不覺得累,我知道,我在做一件很有價值的事。”

下載津雲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關於北方網 | 廣告服務 | 誠聘英纔 | 聯系我們 | 網站律師 | 設為首頁 | 關於小狼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2-23602087 | 舉報郵箱:jubao@staff.enorth.cn | 舉報平臺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津B2-20000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20509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2120170001津公網安備 120100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