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北方網訊:日前,在國網天津城南公司今年成立的『藺金泉數字創新工作室』,配電運維專責工藺金泉跟青年創客們正在探索人工智能技術如何深入融入配電運維工作,以科技之光點亮電力保障之路。他們對公司數字化配電網近期上線的『惡劣天氣配網故障預測模型』進行了參數優化和模型昇級。
『惡劣天氣配網故障預測模型』是國網天津城南公司將人工智能技術運用在電網生產中的一項優秀創新成果,可提前識別並消除潛在的缺陷隱患,提高迎峰度夏期間電力供應的穩定性和可靠性,為千家萬戶送去清涼與安心,彰顯電力行業在數字化、智能化轉型道路上的堅定步伐與卓越成果。在潤物細無聲中,令百姓感受到電力新技術帶來的可靠電力保障。
『反制裝置雲臺自檢合格,探測裝置安裝穩固,「天鷹一號」運行正常……』在本市西青區,國網天津城西公司青年員工利用自主研發的電網防護創新技術成果——『天鷹一號』輸變電設備立體安全防御系統(簡稱『天鷹一號』)開展供電線路安全防護。該裝備擁有科技專利10項,讓供電線路巡視作業時長從百公裡37.24小時降至12.53小時,提昇作業效率66.4%,每年可節約作業成本約936萬元。近年來,國網天津電力積極探索青年科技創新路徑,搭建青年創新人纔交流成長平臺,組建涵蓋多專業的『青年創新柔性團隊』,並針對隊員專業特長,明確職責分工、目標任務和預期成效,讓青年深度參與科技創新實踐。完善青年創新工作體系,營造良好創新生態,累計培育600餘個青年創新項目,帶動4000餘名青年參與創新創效,助力青年勇攀電網科技高峰。
時代楷模張黎明作為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的新時代產業工人的傑出代表,在電網搶修一線堅守37年,從一名普通工人成長為家喻戶曉的『藍領創客』。如何讓更多像張黎明一樣的職工心無旁騖創新追夢?國網天津電力不斷強化體制機制建設,建立健全組織協調、項目管理、支橕保障等機制。結合職工創新『小、快、靈』的特點,每年給予每個基層單位一定的創新基金,並對重點項目進行『資金再扶持』。同時大力推進平臺陣地建設,充分發揮創新工作室主陣地作用,目前已擁有全國示范性勞動勞模和工匠人纔創新工作室1個、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3個,建成63個勞模創新工作室、組建9個專業級創新工作室聯盟、打造『一室兩基地多聯盟』創新平臺矩陣,構建了良好的創新生態。(津雲新聞編輯劉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