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北方網訊:在武清京津產業新城,屬地、高校聯手改革,把院士的研究院,建到了產業園裡。一條科技鏈,不斷吸引企業落戶,一條產業鏈逐漸成型、壯大。圍著院士轉的“產業園”,成為推動產學研深度融合的改革新嘗試。
中國科學院院士元英進,是國內合成生物學科的學術帶頭人,他的團隊有上百項發明專利,都是生物醫藥企業亟需的前沿技術。去年下半年,武清京津產業新城規劃獲批,確定的三個主導產業集群之一就是生物醫藥。武清區力邀元英進院士團隊入駐新城,聯合天津大學嘗試改革新舉措,在京津產業新城設立天大合成生物前沿研究院,把實驗室的瓶瓶罐罐,變成企業急需的技術。武清區配齊招商團隊,打造圍著院士轉的“產業園”。
以科技鏈帶動產業鏈,經過8個多月的嘗試,圍著研究院,引聚來五家上下游企業,從北京來的九天基因,就是其中之一。企業主要從事基因合成制造,服務畜牧業育種。以核心技術為王牌,如何更加精准的延鏈,研究院專門聘請了有著20多年生物醫藥企業運營經驗的汪志明,作為技術經理人。借鑒長三角地區成果轉化經驗,汪志明把研究院“合成基因的組合物、試劑盒及方法”這項專利,作價43%的股份,入股九天基因。通過合作,企業將人工合成的基因長度又延長了10倍,技術水平進入全國前列,九天基因也一舉拿下了北京首農集團的訂單,提高種豬的抗病性。
最近,看中元英進院士團隊的一項新技術,九天基因計劃追加600萬投資,在天津再轉化一項合成生物的成果,並帶動產業鏈上下游的諾禾智源、元一生物等企業,一起拓展新業務。(津雲新聞編輯張麒麟)
下一步,武清還將圍繞天大合成生物前沿研究院,做好知識產權轉讓、研發項目孵化等服務,吸引更多合成生物企業落戶京津產業新城,培育合成生物產業集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