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北方網訊:點翠,是一項中國傳統的金銀首飾制作工藝,產生於漢代。在天津,有著一位傳承人,一直在創新中發展著這項技藝,讓更多人了解傳統文化的魅力。
“點”就是點點貼嵌,“翠”就是翠鳥的羽毛,點翠工藝是一項中國傳統的金銀首飾制作工藝。李靖,是白氏點翠修復與制作技藝第五代傳承人。這項技藝,由白義臣在天津創始,傳承發展並自成一派。歷經五代傳承,至今已經走過了150多年的歷史。點翠首飾最初是由翠鳥的羽毛鑲嵌制成,但隨著自然老化,飾品中的翠羽破損掉落、顏色也不再光鮮。而翠鳥作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羽毛已不被使用。構建民俗文化保護傳承、創新發展體系。李靖在傳承的基礎上不斷創新,探索非遺的現代表達。他選用鵝毛、絲帶等多種材質替代翠羽進行制作。根據古方反復調試制作點翠用的膠,加入虎杖和血藤等藥材,讓羽毛更加貼合,顏色持久。
保護好、傳承好非物質文化遺產,李靖也帶著這項技藝走進街道、社區。在北辰區的半畝方塘非遺文化學院,李靖,為大家展示修復的,就是一件兩百年前流傳下來的點翠發簪。
每周三個小時的手工課程,十多道工藝的講解,讓學員們體驗這門技藝的獨特魅力。(津雲新聞編輯張麒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