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提要:京津冀非遺聯展在津舉辦,近300名三地非遺技藝傳承人現場展演,市民游客可以近距離感受非遺的魅力。
天津北方網訊:京津冀非遺聯展在津舉辦,近300名三地非遺技藝傳承人現場展演,市民游客可以近距離感受非遺的魅力。
國慶假期,在天津文化中心“水上月”廣場,非遺社火巡演拉開了本屆京津冀非遺嘉年華的序幕。社火是國家級非物質遺產代表性項目,有上千年的歷史,其中包括永良飛叉、大六分村登杆聖會、漢沽飛?、掛甲寺慶音法鼓等五項活動,有著祈盼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的寓意。
今年75歲的傅寶安和新中國同齡,是掛甲寺慶音法鼓的傳承人,傳習這項非遺技藝將近70年。每年國慶節,他都會把自己的拿手絕活亮出來,為新中國慶生。
除了非遺展演,在廣場旁邊的天津美術館,還匯聚了三百多件來自三地的非遺展品。通過北京木版水印技藝、天津楊柳青年畫、河北武強年畫等聯展,展現出京津冀的文化同源。(津雲新聞編輯張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