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提要:6日的文化中國行,讓我們走近市級非遺『清代宮廷鍾表修復與制作技藝』,看這項百年老手藝的傳承與發展。
天津北方網訊:6日的文化中國行,讓我們走近市級非遺“清代宮廷鍾表修復與制作技藝”,看這項百年老手藝的傳承與發展。
今天,在天津現代職業技術學院的非遺傳承體驗基地,舉辦了一場清代宮廷鍾表修復與制作技藝講堂。這門手藝,距今已有300多年歷史了。現場,第三代傳承人李秋生,就用和故宮共同修復的塔鍾做例子,給年輕的學生們講,怎樣讓這些古鍾,重新恢復使用。修復中,要經過測量、對比、制坯、做銑刀等十多道工序,有時候,需要花上一年多的時間。
傳承老手藝,這些年,只要一有時間,李秋生就會到學校講課。今年,他的工作室,就建在了天津現代職業技術學院裡,同時開設選修課,面向精密機械專業的學生招生。接下來,學校還會利用專業軟件,將原始的零件圖紙,進行電子掃描,構建三維模型,方便進行教學、展示。(津雲新聞編輯張麒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