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北方網訊:楊柳青木版年畫始於明代,如今,畫社在傳承中守正創新,融合現實生活和科技手段,2日的文化中國行來看,楊柳青年畫上新了文創產品,讓傳統民俗文化,活在當下。
抱魚娃娃換熊貓啦,今年旅博會上,一款熊貓娃娃形象首發。楊柳青畫社把它印在了旅行包上,既保留了經典作品中的大魚元素,又將娃娃換成了人們喜歡的大熊貓,把傳承與創新相結合。眼下,這款產品也在線下古文化街店鋪和線上平臺同步銷售。而這個靈感,來自“熊貓抱魚”主創人張凱的5歲兒子。
讓年畫不再只是“過年的畫”,400多年歷史的楊柳青年畫,也在將民俗文化更多融入生活。畫社成立了創研發展部,從勾描、彩繪等各部門,抽調“80後、90後”,組建團隊,主攻年畫創新和文創產品開發。同時,文創產品營收還能按比例獎勵開發人員。擅長卡通繪畫的張凱,就運用楊柳青年畫“勾、刻、印、繪、裱”的工藝,設計出了這款熊貓抱魚形象,從一款旅行包,逐漸被開發成了扇子、壓縮毛巾、掛耳咖啡包裝等周邊產品。
創新民俗文化形式,讓楊柳青年畫走得更久。畫社還和天津職業技術學院等高校合作,利用學校的動漫制作、數字媒體技術,合作開發AR年畫互動游戲等產品。(津雲新聞編輯張麒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