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提要:泥塑,是一項古老的民間藝術,地域不同,風格也不同。10日的文化中國行,我們來看運河邊的泥塑新文創。
天津北方網訊:泥塑,是一項古老的民間藝術,地域不同,風格也不同。10日的文化中國行,我們來看運河邊的泥塑新文創。
靜海獨流鎮是一個千年古鎮,京杭大運河貫穿而過,孕育了制作泥塑的特有泥土。史記泥塑起源於清代中期,就是用運河專屬土質,經過篩土、晾曬、捶打、捏制、打磨、上色等30多個步驟完成制作,最初是在農閑時,做一些小泥娃娃,走街串巷地售賣,或是到廟會上以物換物,補貼家用。第五代傳承人史桂艷,在守正的基礎上,在彩塑過程中加入毛筆字體、古祥紋、花鳥各種元素,她創作的十二生肖彩塑和點毛泥塑老虎,就加入了獨特的毛筆字和祥紋設計,入選了天津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
如今,史桂艷有了自己的工作室,每周會開設一次非遺公開課,講述泥塑技藝文化,附近的居民都可以免費參加。今年,她還楊柳青畫社等聯合推出文創產品,成為伴手禮,受到不少消費者的喜愛。(津雲新聞編輯張麒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