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 | 推動國際傳播格局重構的 三重內涵與要求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天津日報 作者:馮帆 編輯:付勇鈞 2024-11-18 09:43:57

內容提要:《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提出的重要改革任務和目標之一,是推進國際傳播格局重構。這至少包含三重含義。

《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提出的重要改革任務和目標之一,是推進國際傳播格局重構。這至少包含三重含義。

其一

推動中國國際傳播力量結構、使用方式和整體形態等所形成的格局重構

通過深化文化體制機制改革,構建更有效力的國際傳播體系,促進宣傳、外交、經貿、旅游、體育等領域協調配合,推動部門、地方、媒體、智庫、企業、高校等主體協同發力;同時通過把更多參與內容制作傳播的中國公眾的積極性創新性激發起來,把講中國體驗、中國感受、中國故事的海外游客的傳播行動、傳播效果更好利用起來,推進國際傳播格局重構,使中國國際傳播力量進一步系統性重塑、整體性重構,形成與新的使命任務要求相匹配的力量布局、運作體系,進一步優化中國國際傳播的工作格局。在這層含義上,國際傳播格局之格局,是按職責使命正在從事國際傳播工作的宣傳、外交、經貿、旅游、體育等部門和地方、媒體、智庫、企業、高校等呈現的力量分布、能力層次、特色結構、協同關系等等的有機組合狀態,所形成的國際傳播力量結構、使用方式和整體形態,也客觀上體現著時間維度上觀念演變更新、體制機制創新、能力生成成長、力量發展聚合等等的成果。

“展望未來,我國發展面臨新的戰略機遇。新征程上,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將進入一個可以更有作為的新階段。”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可以更有作為的新階段,需要相匹配的國際傳播力量布局、工作格局與效能成果為之服務,這就需要對中國國際傳播力量進行進一步系統性重塑、整體性重構。因而,需要中國國際傳播力量所形成的國際傳播格局重構。“針對當今世界面臨的一系列重大問題重大挑戰,我們倡導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極化和普惠包容的經濟全球化。”倡導當今世界走向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極化和普惠包容的經濟全球化的中國聲音與努力,同樣需要相適應的國際傳播效能,同樣要求國際傳播力量布局發生重大調整和優化。

新時代新征程,中國國際傳播面臨新的使命任務,一是要在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的同時,還要按照2024年10月2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第十七次政治局集體學習的要求,“更加主動地宣介中國主張、傳播中華文化、展示中國形象”,推動中華文化更好走向世界。二是要在“更加積極主動地學習借鑒人類一切優秀文明成果,創造一批熔鑄古今、匯通中外的文化成果”的同時,積極貫徹落實習近平文化思想,著力加強中國國際傳播能力建設,促進文明交流互鑒。三是要通過“加快構建中國話語和中國敘事體系,全面提昇國際傳播效能”,加快“形成同我國綜合國力和國際地位相匹配的國際話語權”的步伐和成效。無論是“更加主動地宣介”,還是更加有力地促進文明交流互鑒,還是全面提昇國際傳播效能,同樣需要相匹配的國際傳播力量布局與運作成效作支橕。

其二

推動中國國際傳播聲量競爭、影響力競爭、輿論博弈等國際傳播成效所形成的格局重構

國際傳播格局重構的核心命題,就是要更進一步、更有成效地改變中國在世界上的形象很大程度上仍是“他塑”而非“自塑”的局面,更積極主動、更深刻有力地改變我們在國際上有時還處於有理說不出、說了傳不開的境地,特別是要通過構建更有效力的國際傳播體系並持續有效運作這個國際傳播體系使其更有成效,改變現實存在的信息流進流出的“逆差”、中國真實形象和西方主觀印象的“反差”、軟實力和硬實力的“落差”。下大氣力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的目標,就是要加快提昇中國話語的國際影響力,推動國際傳播成效意義上國際傳播格局重構,讓全世界都能聽到並聽清中國聲音,就是要形成同我國綜合國力和國際地位相匹配的國際話語權。因而,推動國際傳播成效意義上的國際傳播格局重構,就是構建更有效力國際傳播體系這項關乎全局重大改革部署真正要實現的目標。

推動國際傳播格局重構,不僅要創新開展網絡外宣,還要加強戰略謀劃;不僅要對外展現中華民族五千多年的悠久文明,要傳播當代中國蓬勃發展的多彩文化,還要創造一批熔鑄古今、匯通中外的文化成果,在文明層面上傳播新時代中華特色社會主義文化。不僅要善於發掘更多中國故事,展現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新性轉化、創造性發展,還要加快構建中國話語和中國敘事體系,善於用中國理論闡釋中國實踐,用中國實踐昇華中國理論,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疇、新表述,更加充分、更加鮮明地展現中國故事及其背後的思想力量和精神力量。不僅要善於把好的中國故事講得更好,還要善於加強提煉和闡釋,拓展對外傳播平臺和載體,把當代中國價值觀念貫穿於國際交流和傳播方方面面,使當代中國價值觀念走向世界,從而真正提高中國國家文化軟實力。畢竟文化軟實力的靈魂就是核心價值觀,這是決定文化性質和方向的最深層次要素,天然地成為文化軟實力建設的重點。因而,我們不僅要善於以德服人,以禮服人,以文服人,加強情感認同,還要善於更好地體現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強大思想引領力、精神凝聚力、價值感召力、國際影響力。一個國家的文化軟實力,從根本上說,取決於其核心價值觀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

其三

推動國際傳播格局重構的題中必有之義,是改變全球南方國家、發展中國家在國際傳播中相對弱勢的局面,實現全球傳播格局重構

積極推動全球新聞傳播格局重構,是發達國家以外的其他國家的夙願。二戰後,100多個遭受殖民統治的國家先後獲得獨立,但它們在世界新聞體系中一直處於被輸出、被影響的弱勢地位。全球主要媒體傳播的多數新聞集中於只佔世界人口七分之一的發達國家,即使有發展中國家的新聞,也幾乎總是介紹他們的缺陷或災難,而不是他們的努力和成功。不結盟國家及其他發展中國家提出要改變世界新聞由北向南、由西向東的非均勻、不平衡、不合理的流向,要建立世界新聞新秩序,形成合理的世界新聞流向。1968年在南斯拉夫盧布爾雅那召開的“大眾傳播媒介和國際了解”會議上,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間存在著的新聞和信息傳播不均衡和不平等的問題引起了廣泛關注。1970年在教科文組織第16屆大會上,幾個發展中國家明確提出了傳播媒介分布不平等的問題,要求構建更加合理和更加均衡的國際新聞交換系統。1972年教科文組織第17屆大會通過的一般性辯論決議草案指出:“新聞工具如被濫用,也可成為控制世界輿論的工具或成為道德、文化污染的根源。此外,如果傳播被少數國家壟斷,信息的國際流通常常是單方向的,這就可能導致對其他國家的文化價值的嚴重損害。”中國始終同發展中國家同呼吸、共命運,過去是、現在是、將來也永遠是發展中國家的一員,一直在倡議、支持並努力改變世界新聞非均勻、不平衡、不合理的流向。

當今時代,以金磚國家為代表的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群體性崛起,正在從根本上改變世界版圖。作為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集合體,“全球南方”佔世界經濟比重已提昇到40%以上,正在深刻改寫世界經濟版圖,成為國際秩序變革的關鍵力量。從“沈默的大多數”到聲勢卓然壯大,“全球南方”為推動人類進步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全球南方”群體性崛起,是世界大變局的鮮明標志。全球南方國家共同邁向現代化是世界歷史上一件大事,也是人類文明進程中史無前例的壯舉。同時,世界和平和發展仍面臨嚴峻挑戰,“全球南方”振興之路注定不會平坦。習近平主席2024年10月24日在“金磚+”領導人對話會上發表重要講話時強調:“作為全球南方的第一方陣,我們要展現集體智慧和力量,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挺膺擔當。”習近平主席提出的三點主張:堅守和平,實現共同安全;重振發展,實現普遍繁榮;共興文明,實現多元和諧,與中國提出的全球安全倡議、全球發展倡議、全球文明倡議相互契合,回應了“全球南方”求和平、謀發展、促合作的迫切需要,體現著各國堅持多邊主義、倡導和合共生、捍衛國際公平正義的共同追求。

聚“全球南方”合力,行命運與共大道,不僅包括推動形成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極化和普惠包容的經濟全球化,全球文明倡議提出的共同倡導尊重世界文明多樣性、共同倡導弘揚全人類共同價值、共同倡導重視文明傳承和創新、共同倡導加強國際人文交流合作,需要推動國際傳播格局重構纔可能更好地實現。

(作者為天津大學新媒體與傳播學院院長、天津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研究員)

下載津雲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關於北方網 | 廣告服務 | 誠聘英纔 | 聯系我們 | 網站律師 | 設為首頁 | 關於小狼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2-23602087 | 舉報郵箱:jubao@staff.enorth.cn | 舉報平臺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津B2-20000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20509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2120170001津公網安備 120100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