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提要:加大力度保護傳承紅色文化資源,今年以來,天津對北洋法政學堂李大釗天津求學遺址、中共中央北方局舊址等重點紅色資源,進行保護修繕,重新開放。
天津北方網訊:加大力度保護傳承紅色文化資源,今年以來,天津對北洋法政學堂李大釗天津求學遺址、中共中央北方局舊址等重點紅色資源,進行保護修繕,重新開放。24日是民族英雄吉鴻昌慷慨就義90周年紀念日,又一處珍貴的紅色資源,正式亮相。
今天對外開放的吉鴻昌舊居,坐落在花園路5號,曾是抗日英雄、愛國將領吉鴻昌生前最後的居所,也是他在津開展抗日活動的地下聯絡站、秘密印刷所。建築始建於1917年,由於是磚木混合,風化嚴重。2021年,建築的產權方城投集團,按照修舊如舊的原則,啟動修繕保護。
為了真實還原歷史場景,工作人員先後到河南扶溝吉鴻昌紀念館、張家口察哈爾抗日同盟軍紀念館等地,收集了200多件相關影像資料。
這樣的瓷碗,有500只,吉鴻昌把“作官即不許發財”當成座右銘,親筆題寫並且燒制在500個瓷碗上,贈給下屬,互相勉勵。他也把碗帶在身邊,時刻提醒自己。今天開展的“民族英雄吉鴻昌生平展”上,包括這只瓷碗在內,44件展品、139張照片、6處復原場景都是首次亮相。讓大家深刻感受這位民族英雄的愛國情懷和理想信念。(津雲新聞編輯張麒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