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北方網訊:在推動文化傳承發展上善作善成,天津探索『新藝科』建設,培養綜合創新的復合型藝術人纔,把更多藝術元素融入到城市發展,讓藝術融入城市、走進生活。
石磊,天津美院版畫系教師,他正帶領團隊參與『新楊柳青年畫』的創作,這也是美院『新藝科』建設以來推進的重點科研項目之一,畫作題材結合了現今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
讓民俗文化融入城市生活,助推社會經濟發展,今年天津美術學院,嘗試以項目制為抓手,推進新藝科建設,7月成立『新楊柳青年畫』研究項目,以學院院長為項目負責人,團隊成員打破原有院系限制,由造型藝術、藝術與人文、影視與傳媒藝術、設計藝術四個學院的師生組成,各有分工。造型藝術學院版畫系的師生們,根據新內容、新題材進行形象創作。影視與傳媒藝術學院數字媒體藝術系則通過人工智能技術,將數字和文字轉換為圖形圖像,適應於多個應用場景,通過項目帶動上下游,培育交叉學科人纔。
今年,天津美術學院在全國首開人工智能藝術通識課,邀請業內頂級專家參與授課。上個月,學院還與天津出版傳媒集團簽約,圍繞產學研融合開展合作,眼下,正結合新年主題,創作年畫衍生品。學校也正在建立新的評價考核體系,將活化利用的實際效果,作為師生的考核指標。
現在,天津美術學院正在持續探索新藝科建設,以交叉學科培養方式為基礎,籌備打造泥人張創研項目工作室,建設津美融合創新研究院,人工智能藝術學院。(津雲新聞編輯李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