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北方網訊:近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商務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國家疾控局四部門印發《獨資醫院領域擴大開放試點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推動醫療領域有序擴大開放,試點允許設立外商獨資醫院,引進國際高水平醫療資源,豐富國內醫療服務供給。《方案》明確,允許在北京、天津、上海、南京、蘇州、福州、廣州、深圳和海南全島設立外商獨資醫院(中醫類除外,不含並購公立醫院)。
外商獨資醫院運營有哪些規范?
本次公布的方案,明確試點允許設立外商獨資醫院,並對具體條件、要求和程序等進一步作出規定。方案公布傳遞出明確的信號:歡迎國外高水平醫院“走進來”。
《方案》明確提出,引進國際高水平醫療資源,豐富國內醫療服務供給,優化營商環境。外商獨資醫院的類別為綜合醫院、專科醫院、康復醫院,醫院級別為三級。
《方案》明確:允許醫院按規定聘用外國醫師、港澳臺醫師、港澳其他衛生專業技術人員短期執業,全院管理和衛生專業技術人員的中方(內地)人員佔比均不得少於50%。
對群眾看病就醫有什麼影響?
在9個省市進行設立外商獨資醫院試點,對全國醫院體系的發展全局和廣大人民群眾基本醫療服務不會產生大的影響,而且對滿足群眾多元化就醫需求還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2023年我國醫院數量達到3.8萬所,其中三級醫院有3855所,服務體系比較健全,服務能力和水平持續提昇。公立醫院診療人次數佔全國醫院診療人次數的83.5%。
外商獨資醫院的主要服務對象是有多元化醫療服務需求的國內居民和在中國學習、工作、生活的外籍人員,與其他醫院提供的醫療衛生服務是互補關系。
如何保障醫療質量與安全?
在審批准入方面,對外商獨資醫院的投資主體、級別類別、診療科目、診療活動、人員構成、數據安全等提出了專門要求。例如,明確要求醫院信息管理系統應當接入屬地醫療服務監管平臺,電子病歷、醫用設備等信息存儲服務器應當位於我國境內,從而保障醫療信息數據安全。在審批程序上,由地市級衛生健康部門初審,報省級衛生健康部門審批。
在執業管理方面,要求外商獨資醫院應當與國內醫療機構同樣實行醫療質量管理,遵守法律法規、診療常規和規范等。將外商獨資醫院納入醫療質量安全管理范疇,鼓勵外商獨資醫院參加醫院評審評價。屬地衛生健康部門對外商獨資醫院和其他醫療機構一視同仁、同等監管。
如何防止人類遺傳資源外泄風險?
《方案》對外商獨資醫院涉及人類遺傳資源的診療活動進行了嚴格限制:不得設立血液病醫院,診療科目不得登記血液內科,不得開展人體器官移植技術、人類輔助生殖技術、產前篩查和產前診斷技術等倫理風險較高的診療活動……
《方案》還要求:外商獨資醫院不得設立精神病醫院、傳染病醫院、中醫醫院、中西醫結合醫院、少數民族醫院等。(津雲新聞編輯劉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