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水『咽喉』 『入地』進津——記者探訪南水北調中線天津乾線起點西黑山樞紐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天津日報 作者:王音 編輯:李娜 2024-12-09 07:10:00

內容提要:汩汩南水,奔流北上,抵達河北省保定市徐水區的西黑山樞紐時,已經流速平緩,靜靜縈回。跨越千裡的南水北調中線長渠,宛如蜿蜒玉帶盤繞在山腳下。這裡雖偏僻,卻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向北京、天津分水的“咽喉”。

西黑山樞紐工程節制閘。 記者 王音 攝

汩汩南水,奔流北上,抵達河北省保定市徐水區的西黑山樞紐時,已經流速平緩,靜靜縈回。跨越千裡的南水北調中線長渠,宛如蜿蜒玉帶盤繞在山腳下。這裡雖偏僻,卻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向北京、天津分水的“咽喉”。

南來之水至此一分為二:一路沿明渠繼續北上進京;一路則“鑽”入長155公裡的地下箱涵“暗送”天津。

“上游都是明渠,從這裡開始,天津乾線由‘明’轉‘暗’。暗渠輸水既能節約土地,又能確保水質。”南水北調中線西黑山管理處處長李永鑫說。

西黑山樞紐工程主要包括節制閘、進口閘等。南水依靠兩道閘門自然分流,進口閘負責天津方向,節制閘負責北京方向。西黑山進口閘不僅是南水北調中線天津乾線的起點,也是天津乾線上唯一可調節輸水量的閘門。

西黑山分水口往天津方向的設計流量為50立方米/秒,加大流量為60立方米/秒。目前,天津方向的輸水流量約為38立方米/秒,每天的輸水量超過320萬立方米。

距離閘門不遠處的水面上,漂浮著連接成鏈的鋼制浮筒,這是為了保證冰期輸水安全所設置的攔冰索。冰期輸水,令人擔心的就是上游浮冰。由於上、下游地勢落差較大,一旦浮冰結塊集中流下,就會對閘門形成巨大衝擊。攔冰、撈冰、融冰成為保證冰期安全輸水必不可少的工作。

“今年,我們對攔冰筒進行了昇級改造,加長後的筒鏈長70多米,攔截范圍更廣、效果更好。”李永鑫說。

西黑山樞紐因緊鄰西黑山村而得名,周邊幾座石山,山風硬、氣溫低。10年來,3600多個日夜,輸水分秒不停。西黑山管理處的工作人員十年如一日,默默守護著中線工程的“咽喉”。

上下班單程30多公裡的路程,已經習以為常;每天幾十公裡的巡渠路,走了一遍又一遍;不僅節假日值班堅守,趕上刮風下雨、極端天氣預警,別人往家跑,他們卻“逆行”到工程一線……看似平靜的日復一日,卻絲毫不容松懈。

除了保障輸水設施的安全,水質安全更不容忽視。輸水渠邊的水質自動監測站,每隔6小時對水質進行自動監測,涉及12項指標,監測數據自動上傳,在全線實時共享。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數據顯示,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安全平穩運行10年來,水質長期穩定達到或優於地表水Ⅱ類標准,為天津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優質可靠的水資源支橕和水安全保障。(記者 王音 攝)

下載津雲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關於北方網 | 廣告服務 | 誠聘英纔 | 聯系我們 | 網站律師 | 設為首頁 | 關於小狼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2-23602087 | 舉報郵箱:jubao@staff.enorth.cn | 舉報平臺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津B2-20000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20509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2120170001津公網安備 120100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