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深化科技體制改革,統籌強化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加強創新資源統籌和力量組織,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發展。天津是現代工業文明的搖籃,在京津冀協同發展國家戰略中被賦予“一基地三區”的功能定位。作為全國先進制造業研發基地,天津必須把深化科技體制改革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不斷推進原始創新、科技成果轉化以及配套保障體制機制改革,紮實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的天津篇章。
持續推進原始創新,夯實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基礎
原始創新是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前提,也是高質量產業創新發展的基礎。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科技事業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基礎研究和原始創新不斷加強,關鍵核心技術實現重大突破。天津高度重視科創工作,傾力打造自主創新重要源頭和原始創新主要策源地,依托“百個第一”的雄厚產業基礎,構建以智能科技產業為引領、以生物醫藥等新興產業為重點、以裝備制造等優勢產業為支橕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天津更要進一步強化基礎研究領域、交叉前沿領域、重點領域的前瞻性、引領性布局,持續提昇原始創新能力,加大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力度,緊緊圍繞傳統優勢產業和戰略新興產業,不斷打造科技創新應用場景,以科技創新引領產業創新,努力創造更多突破性原創性顛覆性成果,不斷催生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夯實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基礎,贏得戰略主動權。
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激發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動力
科技成果轉化在國家創新體系中處於核心地位,是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的重要途徑。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強調,強化校企科研合作,讓更多科技成果盡快轉化為現實生產力。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著力打通創新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的通道,讓創新成果進入技術市場交易,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大幅提高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成效。天津始終把科技成果轉化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在全國率先出臺成果轉化地方條例,破解“不敢轉”“不願轉”“不會轉”難題,推動科技創新成果從“實驗室”走向“生產線”。天津更要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提質增效,引導企業主動合作,開展產業共性技術、關鍵技術研發,加快構建產業新體系,加強科技園區建設,統籌考慮科技競爭的制高點和天津戰略性產業發展要求,努力辦好高質量高成效天開高教科創園、海河實驗室、交叉創新中心、前沿科學中心等科創園區,集中優勢資源,全力打牢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培育核心基礎,打通科技成果轉化“最後一公裡”,推動科技產業互促雙強,激發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動力,為經濟增長注入新動能。
完善保障體制機制,優化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環境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堅持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一起抓,加強科創園區建設,促進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天津始終堅持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同步發力,以天開高教科創園“一核”帶動全域創新發展,圍繞重點產業強化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纔鏈融合,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天津要進一步完善中央財政科技經費分配和管理使用機制,健全中央財政科技計劃執行和專業機構管理體制,構建同科技創新相適應的科技金融機制,指導金融機構主動了解科技創新企業成長規律,及時響應融資需求,通過體制機制創新、政策支持,滿足企業需要,實現科技創新、產業創新、金融創新之間相互賦能、相互促進,健全重大技術攻關風險分散機制,建立科技保險政策體系;同時不斷完善人纔保障制度,完善青年創新人纔發現、選拔、培養機制,加大科技創新人纔支持力度,健全科技人纔激勵機制,提高科研人員積極性,為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提供更加堅實的人纔保障,統籌推進教育科技人纔體制機制一體化改革,優化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環境,提昇科技創新體系整體效能。
【作者王楠 惠琳 分別為天津財經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天津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天津財經大學基地研究員,天津財經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碩士研究生;本文為天津市教委社會科學重大項目(2020JWZD34)階段性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