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北方網訊:如果找一張最能代表天津民俗文化的“城市名片”,那恐怕非古文化街莫屬了。古文化街素有“津門故裡”之美譽,以其特有的中國味、天津味、民俗味、文化味吸引著中外各方游客。1月8日,“瓣瓣同心京津冀 歡歡喜喜過大年”主題宣傳聯合采訪團走進天津古文化街,了解天津民俗,感受天津民風,體驗天津文化。






古文化街位於天津老城東門外、海河三岔口地區,原稱“宮南、宮北”大街,是以世界三大媽祖廟之一天後宮為方位確定的地名,是天津最早的民俗、文化、商貿聚集地,天津老城區形成過程的代表,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和歷史價值,素有“津門故裡”之稱。





1985年改造重建奠定了古文化街總體風貌,2003年進行大規模開發重建,2006年建成古文化街旅游商貿區,總面積達18萬平方米,集吃、住、游、娛、購於一身,經營業態覆蓋文化用品、手工藝品、特色食品、民族服飾、相聲茶館、文化展館、酒店住宿等,中華和津門老字號、國家和省市級非遺商家林立。景區內天後宮、玉皇閣、戲樓、通慶裡等歷史風貌建築得到有效保護利用,民俗民風得以繼承延續。歷年節日期間組織民俗文化活動,影響力不斷提昇。現為中國特色商業街、國家5A級旅游景區、國家級旅游休閑街區,年最高客流量達1300萬人次。
(津雲新聞記者 吳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