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青區楊柳青鎮白灘寺村“村晚”彩排現場。 通訊員 楊丹丹 攝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揭曉了2025年全國春節“村晚”示范展示點名單,天津市薊州區馬伸橋鎮花園村、寧河區板橋鎮盆罐莊村、西青區楊柳青鎮白灘寺村三個村莊成功入選。春節前後,這三個村莊將分別奉獻一臺各具特色和風格的“村晚”。目前,各村村民正在緊鑼密鼓地籌備著精彩的節目。
何為“村晚”?顧名思義是由村民自編、自導、自演的鄉村文藝晚會,村民登臺唱主角,或展示文藝特長,或分享鄉村故事,富有地域特色的傳統文化和民俗自然是晚會的天然底色。近年來,“村晚”因從“線下演,村裡看”到“線上演,全國看”的轉變,越來越受關注,觀看“村晚”逐漸成為新的年俗和新的風潮。
今年,為什麼天津這三個村莊能辦春節“村晚”,它們又具有怎樣的文化和民俗特色呢?“花園村的建村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明代,起初是一座大花園,四面環河,風景優美。後來日久成村,因1978年的水災,花園村纔搬遷至現址,如今在其舊址依然能看到小橋流水的景色……”村民這樣描述。花園村現位於薊州區馬伸橋鎮政府東1.2公裡處,村裡有著悠久的花會傳統,主打中幡表演,曾擁有三支中幡表演隊。至今,村裡仍保存著中幡的竹竿及彩布等全套表演用具。花園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韓英說:“花園村文化藝術人纔眾多,既有擅長書法和繪畫藝術的,還有熟習京胡、板胡等樂器的。正月十四,我們將舉辦一臺以傳承傳統文化與新時代鄉村新風貌相結合的‘村晚’,村裡的文藝愛好者將表演民間舞蹈、地方戲曲等節目,還有特別推薦的一個曲藝節目,是我們村民自己創作的一段反映花園村新變化、新面貌的相聲。這已經是我們舉辦的第五屆晚會了,每逢元宵節,晚會現場還有制作元宵的傳統,並會將做好的元宵免費送給人們品嘗,以體現年味、村味、農味、傳承味。”
“盆罐莊村是天津唯一一個以行業命名的村莊,素有‘陶甑之鄉’的美譽。”在這個位於寧河區板橋鎮的村莊,村民世代以制陶業為生,這裡的駐村第一書記馮超超在接受采訪時提到,“盆罐莊村有著悠久的制陶歷史,其手工制陶技藝也是市級非遺項目。村裡有兩大制陶家族,分別是以研制仿古陶器為主的韓家窯和以出產實用類陶器為主的李家窯。”記者發現,在某網絡短視頻平臺上,馮超超還是一位擁有11萬“粉絲”的“帶貨主播”,其網絡主頁的簡介上寫著“讓盆罐莊村的盆盆罐罐走進千家萬戶!”,這也是他做直播的原因。對於此次舉辦“村晚”,馮超超介紹:“其實每年我們村都會自發地舉辦廟會,以祈福新年越來越好。今年正月初五,我們也會舉辦‘傳統廟會’形式的‘村晚’,村民將通過舞龍舞獅、踩高蹺、寧河戲劇等文藝表演,來呈現寧河的傳統年味兒。”
“白灘寺村是千年古鎮楊柳青的一部分,我們村有粉彩瓷器、劉記葉雕、津派彩烙畫技藝等多項非遺項目。”白灘寺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王廣宇告訴記者,這座位於西青區楊柳青鎮以北2.5公裡處的村莊,憑借優越的地理環境和豐富的自然資源,成為運河文化帶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白灘寺村將鄉村旅游與楊柳青年畫等傳統民俗文化相結合,打造了具有該村文化特色的村標,並衍生出特色文創產品。同時,該村每年都會舉辦迎新春晚會,以及重陽節、端午節惠民演出等諸多文化活動。說到1月20日即將舉辦的“村晚”,王廣宇表示:“這次‘村晚’的節目形式豐富多樣,涵蓋了歌舞類、戲曲類、樂器演奏類表演,其特色就是表演者來自群眾,節目內容接地氣兒。”
由此看來,如今的“村晚”已不再是村民自娛自樂單一性質的文藝表演晚會,而是逐漸演變為集展示傳統文化、再現傳統民俗、分享美景好物等於一體的綜合性文化活動,在豐富人們精神文化生活同時,也展現著鄉村文化生活的獨特魅力。(記者 王洋 通訊員 楊丹丹 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