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北方網訊:2024年,市醫保局持續深化醫保制度改革,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進一步減輕看病就醫負擔,讓人民群眾健康福祉實現新提昇。
2024年,市醫保局把全民參保作為重中之重,完成“統模式”改革,創新實現新生兒“出生即參保”,優化困難群眾參保資助機制,支持職工醫保個人賬戶為近親屬代繳居民醫保費,健全基本醫保參保長效機制,超額完成國家醫保局下達的年度任務。
市醫保局積極落實20項民心工程醫保項目,將職工醫保和連續參加居民醫保參保人員門(急)診報銷最高支付限額分別提高了1000元。此外,深入推進長護險制度建設,持續減輕重度失能人員照護經濟負擔。實施積極的生育保險政策,及時發放生育津貼,加強生育醫療費保障,助力降低生育、養育成本。
2024年,市醫保局先後推動了400多個藥品、5類耗材集采結果在本市落地,釋放改革紅利,進一步減輕市民就醫負擔。同時,加快推進醫療服務價格動態調整,完成12批次規范治理,支持新醫療服務項目進入臨床應用。深化醫保支付方式改革,推動DRG/DIP2.0版分組方案高水平落地,深入實施糖尿病門特健康管理,對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的緊密型醫聯體按人頭總額付費,初步實現了基金保安全、醫院得發展、群眾降負擔的改革預期。
本市積極落實醫保領域“高效辦成一件事”32件重點事項,市醫保局優化參保繳費、待遇享受、費用結算等環節流程。新增5種門診慢特病相關治療費用跨省直接結算服務,減輕墊付報銷負擔。大力推廣“三電子、兩支付”,建優做強“津醫保”App,投放2700臺醫保業務綜合服務終端,便利群眾“網上辦”“掌上辦”“刷臉辦”。加強12393醫保服務熱線建設,探索為聽說障礙人士提供AI手語服務。健全經辦管理服務體系,設立京津冀醫保協同服務窗口,累計將符合條件的1194家村衛生室納入醫保結算范圍,建成醫保便民服務站114個。加強“兩中心、一平臺”建設,吸引更多優質資源要素匯聚津門。
此外,市醫保局不斷健全制度體系,制定醫保基金監管綜合整治實施方案,印發加強異地就醫監管工作的通知,完善醫保系統內部協同監管機制,建立醫師、藥師積分管理制度和實名接診制度,推行“刷臉+定位”雙重認證;堅持源頭治理,累計上線智能審核規則163類3萬餘條;加快推動藥品耗材追溯碼采集,醫院接入率83%,藥店接入率93%;深入開展專項整治、飛行檢查和日常檢查,推進定點醫藥機構自查自糾,組織打擊欺詐騙保“百日行動”,多措並舉構建“不敢騙、不能騙、不想騙”監管格局。
新的一年,市醫保局將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守正創新,善作善成,推動醫保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效,建功“十項行動”,為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天津篇章貢獻醫保力量。(津雲新聞記者趙穎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