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北方網訊:今又除夕。不管回家之路如何漫長,在外的打工人多已回到了久別的家鄉,一路所有的辛苦與疲憊都煙消雲散。開門一瞬間,醞釀許久的思念,在這個瞬間化作平安喜樂。居家城市的打工人也得到了放松的機會,緩解一年來的身心疲勞。家是溫馨的港灣,家人的理解和關愛讓人心靈得到真正的休息,夢想都會在新的一年裡接續成長。
街頭的紅燈籠高高掛起,農村和縣城的年味或許比城市更為濃厚,但城市的文化活動也絢爛多姿。有不少人抱怨年味淡了,但老人不說年味淡了,他們說日子好了,天天都像過年。其實年味這個東西,本身就是人為創造出來的。小時候的年味,是大人們創造出來的,如今他們老了,輪到當年的小孩現在的大人給孩子們創造年味了。套用一句流行的句式就是:你不能只在自己享受的時候纔說有年味。現在的年味,依然是飯菜的香味,是互道新春快樂的人情味,是責任和熱情營造的儀式感,是煙火氣,是歸屬感。許多人忙著補辦年貨、貼春聯,裝點家園。家裡從臘八節就開始准備年貨,還有祭祀祖先等活動,而今天的守歲、年夜飯、看春晚、壓歲錢、包餃子或打年糕……除夕夜年俗一個都不能少。
除夕,舊歲到此夕而除,即另換新歲。守歲,俗稱『熬年』,是中國人的不眠夜。除夕是舊年的結束,更是新希望的起點。回首過去的一年,就像一本寫滿故事的書本。有歡笑,有淚水,有成功時的雀躍,或許還有失敗後的沮喪,但這一切都在此刻放下,變得釋然。許願新的一年,健康與幸福相隨,所遇皆溫暖,所得皆所願,收獲更多的喜悅和成就。除夕,這個闔家團圓的日子,年夜飯也叫『團圓飯』『合家歡』,中國人全年吃得最長的一頓飯。家人圍坐在一起,餐桌上擺滿了豐盛的菜餚,每一道菜都像是歲月沈淀下來的幸福密碼,散發著濃濃的團圓的味道。長輩們臉上滿含的期許,孩子們臉上洋溢的笑容,感染和鼓舞著堅定奮發的每個人。前段時間,有人發起『放下手機,從年夜飯開始』行動,倡導大家體會久違的真正意義上的『家人圍坐煙火可親』。享受與家人的相聚時光吧,多陪父母說說話,陪他們看看春晚,家的溫暖和親情的陪伴讓人感到幸福和滿足。
當大街小巷張燈結彩,人們沈浸享受團圓與親情的時候,有這樣一群人,他們依舊默默堅守在崗位上,以自己的奉獻,守護著城市的祥和與安寧。因為職責所在,他們沒能與家人團聚,卻以另一種方式,為社會『守歲』。他們是醫生、護士、交警、出租車司機。他們是快遞小哥、鐵路員工、環衛工人、公交司機,以及更多民生保障一線的工作人員。當別人圍坐在餐桌前歡聲笑語,他們卻身著白衣在病房中穿梭,無微不至地照顧著病患;春節出行人流量與車流量大增,交通壓力巨大,他們不畏嚴寒,以標准的姿勢引導車輛有序通行;他們在春節期間馬不停蹄,連接著萬家的期待,把一份份包裹准確地送到客戶手中;他們清晨就開始工作,清理各種生活垃圾,努力讓城市始終保持著整潔的面容……
他們忙碌著、奔波著,保障了社會的穩定運行,守護節日的美好,守護溫暖的中國年。讓我們向這些節日期間堅守崗位的勞動者致敬,讓我們對守護者說一聲:謝謝!過年好!(津雲新聞編輯王舒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