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北方網訊:瓣瓣同心京津冀,歡歡喜喜過大年。在三地發布的10條歷史文化游線路中,『民俗美食匯 京津冀饗宴』線路不僅是一場舌尖之旅,更是一次深入體驗京津冀地區豐富民俗和歷史文化的經歷。28日晚,三地記者跨域聯動,記錄除夕團圓飯的幸福時刻。
河北廣播電視臺記者記者李子涵:瓣瓣同心京津冀,歡歡喜喜過大年。我是河北臺記者李子涵。在一年的最後一天裡,與家人團聚是今天的主線任務,那麼作為過年的一大重頭戲——年夜飯,今天我們來到了位於北京中軸線上的一家擁有177年歷史的餐館,感受『團圓飯』的另一種打開方式。
河北廣播電視臺記者記者李子涵:作為一年中最具儀式感的一場舌尖盛宴,怎麼能少的了這裡的經典吃法——武吃,您看,這大炙子,已經准備好了。
京味兒老字號,共慶團圓年,28日晚,這家店全部滿員,翻了3臺,其中近四成都是來自天津和河北的游客。
北京廣播電視臺記者張夢瑤:這裡是位於天津市濱海新區的一處漁家小院。除夕夜幕降臨,小院裡燈火通明,八大?、海雜拌兒等一道道最能體現海濱城市漁民傳統文化和特色習俗的經典菜餚擺滿餐桌。土灶慢燉的火候,讓每道菜都保留最純粹的味道
5斤一條的花鰱魚要土灶慢燉,保留原汁原味,是海邊長大的新區人傳統年味兒的記憶。八大?,也是當地的一道特色美食,歷史有上千年,是天津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以蚶子、魚、八帶、墨魚、蝦等為主要原料,經過粗加工,保持食物的原有鮮香。店家也專門組織了民謠、評劇等表演,在緊鄰海邊的濱海新區,像這樣的漁家小院有幾十處,很多京津冀游客選擇到這裡吃一頓年夜飯。
天津海河傳媒中心記者記者焦鈺雯:歡歡喜喜過大年,在河北省給大家拜年啦。我現在所在的位置就是保定宴的大舞臺,春節期間,這裡的演出,特意從舞臺上,改到游客朋友的身邊,讓大家近距離感受到特色的主題表演。在現場我看到,由於客流比較大,全國各地的朋友,都拼桌看節目。
保定老調、保定鐵球……節日期間,地方特色演出每隔20分鍾就有一場,一直持續到正月十五。在一樓的萬家燈火百姓宴,還准備了100多種非遺小吃,游客穿街走巷間,可以集中品嘗。在天津濱海新區一家企業工作的保定姑娘丁韓,除夕夜也組織全家老小來這兒聚會。(津雲新聞編輯李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