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記囑托 善作善成|深化『大城三管』 建設『幸福之城』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天津日報 作者: 編輯:張靜哲 2025-01-30 07:00:00

內容提要: 新春佳節,津城處處張燈結彩,市民和游客徜徉期間,在首個『非遺版』春節裡感受津味中國年。

天津第一機床總廠城市更新項目起步區——津一·月灣公園向市民免費開放。 記者 周偉 通訊員 劉澤瑞 攝

  新春佳節,津城處處張燈結彩,市民和游客徜徉期間,在首個“非遺版”春節裡感受津味中國年。

  大樹庭院、休閑步道,排架式屋脊的挑高廠房……冬日裡,藍天映襯著紅磚老建築,裹著咖啡香的工業風撲面而來。這裡是位於海河東岸的天津第一機床總廠舊址,前不久剛剛以“津一·PARK”“都市產業公園”身份全新亮相,是我市著力打造的工業遺存城市更新的新地標。今年春節,這裡成為市民和游客娛樂休閑的打卡地。

  中國式現代化,民生為大。

  2024年春節前夕,習近平總書記在天津視察時強調,“提高城市治理現代化水平是建設現代化大都市的重大任務。天津要踐行人民城市理念,把保障居民安居樂業作為頭等大事,逐步擴大基本公共服務供給,兜牢民生底線,讓人民群眾不斷有新的獲得感。要堅持走內涵式發展路子,創新城市治理,加強韌性安全城市建設,積極實施城市更新行動,增強發展潛力、優化發展空間,推動城市業態、功能、品質不斷提昇。”

  一份牽掛,溫暖人心。一份囑托,砥礪前行。

  利民之事,絲發必興。

  一年來,市委、市政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天津時提出的“在提昇城市治理現代化水平上善作善成”的重要要求,主要負責同志深入基層走訪調研,主持召開專題會議部署推動,把總書記的期望重托全面落實到津沽大地上。

  一年來,全市廣大黨員乾部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擔當,下足“繡花”功夫、做足科技文章、用足制度優勢,“軟硬”兼施、“剛柔”並舉,紮實推進大城細管、大城智管、大城眾管,城市治理現代化呈現新氣象。

  一年來,從安居樂業、社會保障,到“一老一小”、公共服務,從城市更新、城鄉融合發展,到基層治理、韌性安全城市建設,天津城市的“顏值”“氣質”雙雙提昇,津城百姓的“幸福指數”滿滿收獲。

  踐行人民城市理念

  高品質生活“有滋有味”

  民生小事,百姓冷暖,既是牽動千家萬戶的家事,更是關乎“國之大者”的大事。

  一年來,天津深入踐行人民城市理念,把保障居民安居樂業作為城市建設和發展的頭等大事,突出就業優先,織密紮牢社會保障網,辦好“一老一小”等民生實事,增強基本公共服務均衡性和可及性,著力打造宜業宜居宜樂宜游的“幸福之城”。

  去年2月7日,農歷臘月二十八。市委常委會召開會議,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天津重要講話精神。會議審議2024年20項民心工程,強調要認真對標對表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天津重要講話精神,牢記老百姓的事情是最重要的事情,進一步細化完善民心工程,切實辦好民生實事。

  “在天津有個家”,這是很多來津打拼年輕人的美好願望。來津工作的劉溪宇,把自己在天津的第一個家安在了河東區華昌道47號的融寓公寓,這裡屬於保障性租賃住房。劉溪宇說:“公寓生活設施齊備,房租很有性價比,而且周邊交通便利,每天坐地鐵上下班很方便。有了穩定的住所,感覺自己在天津真正地安定了下來。”

  一年來,天津大力推進保障性租賃住房提質增效,籌集保租房6592套,為來津新市民、青年人和一線務工人員解決租房後顧之懮,讓在津創業奮斗者進得來、留得下、住得安、能成業。

  今年春節,河東區中山門街道互助西裡社區居民小趙格外高興。新年前夕,35歲的小趙成功實現“再就業”。去年9月,中山門街成立全市首家街道就業驛站,通過開展就業指導、直播帶崗等活動,免費為轄區內居民和用人單位提供就業服務。小趙興奮地說:“沒想到,家門口的就業驛站幫我圓了就業夢。”

  一年來,我市深入實施就業優先戰略,堅持穩存量、擴容量同向發力,保重點、優服務同頻共振,持續促進就業質的有效提昇和量的合理增長,去年全年城鎮新增就業36.8萬人。

  “如今,轄區內居民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三甲醫院專家的診療服務。患者在鎮衛生院照CT,圖像實時傳到區醫院,由區醫院專家出具診斷報告。”說起一年來基層醫療衛生服務的新變化,靜海區獨流鎮中心衛生院院長王雨林如數家珍,“得益於靜海區建設緊密型醫共體,通過區醫院派駐管理人員、開通遠程影像會診等措施,基層衛生院的醫療服務能力顯著提昇。”

  一年來,我市不斷加強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構建以5個醫學中心為龍頭、9個區域醫療中心、9個專科診療中心和區屬醫院為主體、268家基層醫療機構為基礎的“15分鍾健康服務圈”,健康天津建設邁出新步伐。

  “一老一小”系民心,一枝一葉總關情。

  去年9月1日,400多名學生走進新落成的泰達岳陽道小學,開啟新學期生活。作為合作校,泰達岳陽道小學不僅與和平區岳陽道小學文化同源、管理同步、教師同研、資源同享、學生同學、質量同評、活動同行,而且新入職的老師全部在和平區岳陽道小學跟崗學習3個月。

  一年來,天津持續實施優質教育資源輻射引領工程,全市共新建、改擴建義務教育學校19所,推動中心城區與其他區結成16個區域教育發展共同體,從“一校優”到“校校優”,築起“一小”的“教育夢”。

  中午時分,紅橋區丁字沽街道社區食堂裡,前來就餐的老年人接踵而至,老人們一邊享用著可口的飯菜,一邊聊著家常。“中午有葷有素,味兒好,省事又實惠!”提起家門口的社區食堂,風采裡社區居民劉奶奶美滋滋地說。熱乎的飯菜、實惠的價格,家門口的社區食堂,讓老年人不僅暖在胃裡,更暖在心裡,擦亮了“津牌養老”的幸福底色。

  一年來,連點成線、織線成面——從“生活圈”到“幸福圈”,從“民生清單”到“幸福清單”,人民群眾高品質生活“有滋有味”。

  堅持內涵發展

  城市更新“有裡有面”

  城市更新,是一場承載著歷史底蘊與現代夢想的接力賽,一頭連著發展,一頭連著民生。天津堅持走內涵式發展路子,秉承“內外兼修”理念,推動城市業態、功能、品質提昇,順應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一年來,天津以高質量發展“十項行動”和“三新”“三量”為載體,以改革回應群眾需要,用發展提昇幸福成色,把提高生活品質、紮實推進共同富裕作為城市現代化的重要目標,統籌推進資源盤活利用和城市更新,積極營造良好的生產生活環境,精心繪就天津人民高品質生活的新畫卷。

  一年來,天津以存量載體盤活、老舊空間復興和老舊小區、地下管網管廊等為重點,堅持體檢先行,強化政策保障,完善投融資體制,加快形成政府引導、市場運作、公眾參與的可持續更新運營模式,建設一批城市更新示范案例。

  一年來,天津持續深入推進中心城區更新提昇行動,一方面在保護與發展中導入智能科技、工業設計、數字經濟產業等新業態,對老工業片區進行改造再利用;另一方面在更好滿足人民群眾美好生活需要的基礎上,著力推進老舊小區改造更新,雙向同步發力。

  借著中心城區更新提昇行動的東風,河西區柳林街龍博花園在老舊小區改造中完成華麗轉身。

  “地面平整,還給我們配了無障礙坡道、廊架、適老座椅,真是大變樣!”說到改造後的小區下沈廣場,社區居民贊不絕口,“工程從一開始就問我們有什麼意見,還按我們需求調整了建設方案。”

  作為天津大型片區類城市更新項目,天津設計之都核心區柳林街區城市更新項目范圍為柳林街道全域。為更好滿足居民需求,天津城投集團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對1705戶居民進行了方案意見征集,多渠道挖掘、梳理、解決居民亟待解決的問題,切實把改造更新“改”在了居民心坎兒上。

  去年以來,天津市盲人協會主席王慧多次被邀請參與天津無障礙設施改造意見征求會,“讓我們特別感動的是在項目實施的過程中,還邀請我們盲人朋友去體驗,對於我們提出不便的地方,隨時更改設計方案。”王慧說。

  打開微信小程序“嘉陵智圖”,一張南開區嘉陵道街電子地圖,全方位展示出轄區內工業園區、重點企業以及教育、醫療、人纔公寓等生活配套資源情況。這個掌上小程序,不僅是查詢區域閑置載體、存量資源的智慧地圖,更是轄區居民“幸福圈”的導航圖。

  增設無障礙設施、更新“城市家具”、鋪設騎行“藍絲帶”、豐富園林綠化景觀,一條條百姓建議意見化作一道道城市風景,不僅回應了百姓“微心願”,更成為“人民城市人民建”的生動實踐。

  一年來,天津堅持把踐行人民城市理念作為城市治理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問計於民、問需於民、問效於民,城市更新“有裡有面”,畫出城市與百姓同頻共振最大同心圓。

  創新社會治理

  韌性安全城市“有聲有色”

  城市安全是現代化大都市建設的重要基礎,是城市治理現代化的重要保障。加強社會治理,打造韌性安全城市是實現人民城市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目標。

  一年來,天津不斷深化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創新,堅持和加強黨對城市治理的全面領導,紮實推進政治引領、綜治能動、法治保障、德治教化、自治強基、智治支橕“六治工程”,不斷提昇基層治理水平,推動形成黨建“同心圓”、治理“一盤棋”。

  今年春節,對於北辰區果園新村街道新華裡社區居民米秀麗一家來說,年味兒濃郁、暖意融融。這要得益於街道推出了“喘息服務”,讓米秀麗春節前終於能抽空置辦年貨,家中癱瘓的孩子和重病的愛人暫時也有志願者上門照顧。

  “通過入戶走訪,我們發現很多失能患者家中,往往病人被照顧得很好,家屬卻因長期圍著病人轉,缺少正常社交活動,主要原因就是沒人搭把手。”新華裡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劉國華介紹說, 經過前期摸排,果園新村街道在部分社區試點推出“喘息服務”,米秀麗通過預約,首批享受到了這項服務。

  一年來,天津於細微處著眼,從細節上入手,在細致上發力,持續推動供熱舊管網改造,加大燃氣舊管網改造力度,推動城市公園建設擴面增容,完善市管公園便民服務設施保障能力,百姓生活舒適度顯著增強。

  一年來,天津統籌發展和安全,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不斷完善市、區、街道(鄉鎮)、社區(村)四級工作體系,加強韌性安全城市建設,加大風險隱患排查整治力度,強化矛盾風險源頭預防,完善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全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社會穩定,堅決築牢首都政治、安全“護城河”。

  過去一年,在東麗區,遍地開花的“亞楠調解室”化解了不少居民之間的“疙瘩事”。“亞楠調解室”是公安東麗分局以萬新派出所社區民警平亞楠的名字命名成立的。

  “如今,依托社區黨群服務中心,‘亞楠調解室’為多元力量集成和群眾參與自治創造了平臺,已匯聚公安民警、人民調解員、社工網格員、區級政法、調解專家、法律工作者和社會志願者7支力量。去年,我們還特別邀請外賣小哥加入‘津門義警’,助力基層社會治理。”公安東麗分局張貴莊派出所政委方暉說。

  “亞楠調解室”是我市與時俱進豐富新時代“楓橋經驗”的一個縮影。依托調解室參與基層矛盾化解,及時發現、多元化解,讓小矛盾小問題化解在萌芽。

  一年來,天津以“繡花”功夫持續深入加強城市治理,精益求精、久久為功,加快推動城市向好、向善、向美,韌性安全城市建設“有聲有色”。

  回望這一年,津沽大地上,最動人的是人民情懷,最暖心的是民生溫度。

  2024年11月22日,天津市提昇城市治理現代化水平工作會議召開。會議強調,要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部署,深學深用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城市工作的重要論述和視察天津重要講話精神,把提昇城市治理現代化水平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踐行人民城市理念,營造整潔美觀、現代大氣、文明有序、開放包容、安全高效的城市環境,建設宜居、韌性、智慧城市,讓群眾生活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

  這既是過去一年的踐行人民城市理念的匯報會、總結會,也是新一年持續深化“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的動員會、部署會。

  一年之計在於春,風物長宜放眼量。

  新年伊始,一場城市與人民的溫暖之約如期而至,天津市2025年20項民心工程正式發布。幸福生活這件“頭等大事”續寫新篇,“幸福之城”美好畫卷再添新彩。

  (本報記者 汪偉 張雯婧 韓雯 孟若冰 徐楊 王音 本報記者 周偉 通訊員 劉澤瑞 攝)

下載津雲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關於北方網 | 廣告服務 | 誠聘英纔 | 聯系我們 | 網站律師 | 設為首頁 | 關於小狼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2-23602087 | 舉報郵箱:jubao@staff.enorth.cn | 舉報平臺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津B2-20000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20509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2120170001津公網安備 120100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