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爺節』成為年俗,是一座城市的獨特文化!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天津日報 作者: 編輯:孫暢 2025-01-30 08:57:18

內容提要:過年,過的是年俗,過的是儀式。年味就在一個接一個的年俗活動裡,在我們過年的儀式中。看輕了年俗,缺少了儀式,我們就覺得過年少了些滋味,也就是大家感慨的年味變淡。

  過年,過的是年俗,過的是儀式。年味就在一個接一個的年俗活動裡,在我們過年的儀式中。看輕了年俗,缺少了儀式,我們就覺得過年少了些滋味,也就是大家感慨的年味變淡。

  國人對血緣相連的親戚關系向來重視,親戚之間也願意相互扶持。過年期間走親戚也是為了增進彼此之間的感情,走親訪友成為諸多年俗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所謂親戚,越走越親,不走不親。再親近的關系,缺少走動,時間長了還不如一個朋友。人口流動、城市化進程加速,致使過去“居住相近,聯系密切”的親戚關系受到衝擊。分散天南海北,缺少共同利益,沒有共同話題,與以前相比,親戚關系變得不那麼密切了。

  特別是在網絡環境下成長起來的年輕一代,無論是城市還是鄉下,與親戚有了隔離感。對親戚關系看得更淡。春節即使按著年俗遵從父母的吩咐,走親戚也是越來越應付,少了噓寒問暖,更沒有推心置腹,常常是屁股沒坐熱,茶水都不喝,放下年禮就走,數家親戚一天就走完,有的比較“自我”的年輕人乾脆選擇“斷親”。這是社會發展使然,也有文化傳承的因素。既然是傳承已久的年俗,親戚之間還是要多走動,尤其是春節期間,多走動有利於相互聯系、相互熟悉、相互親近。

  在各地年俗裡,春節走親戚也是講究次序的,一般是按親疏遠近、長幼輩分,先探望最親近、最重要、輩分高的親戚,以此推之。“十裡不同風,百裡不同俗”,一般在親戚關系中娘舅最大,但各地也稍有差異。正月初二,在北方地區多是外甥去給姥爺姥姥舅舅舅媽拜年,但也有不少地方有正月初二女子帶女婿回娘家的風俗,畢竟舅舅再親,也親不過父母。也有傳說,正月初二是朱元璋規定公主回娘家的日子,後來民間也仿照皇家規矩行事,這一天女子帶夫婿回娘家。

  女婿到岳父家是很有講究的,該帶的年禮不能少,這既是心意也是面子,岳父一家也要拿出最好的酒菜招待,以表示重視。有的地方,新女婿第一年上門,岳父本家還要請新女婿吃飯。如果本家比較多,新女婿當天會吃好幾頓飯,也意味著喝好幾頓酒,酒量小的新女婿很怕這一天。

  天津自明代起逐漸發展為“人雜五方”的移民城市,使得天津年俗融合了南北方的新春特色,並在歲月沈淀中形成了別具一格的地方韻味。天津是年俗較多的城市,也是年味十足的城市。

  同樣是正月初二女子帶丈夫回娘家,在其他地方只是“走親戚”,在天津卻算“過節”,因為正月初二被約定成俗為“姑爺節”,專門是女婿看望岳父岳母的日子。在傳統文化不斷被現代流行文化衝擊的情況下,一座城市能形成全民認同的獨特年俗,既有天津人的熱情與堅持,也是天津城市文化獨特魅力的體現。

  在天津,正月初二女兒帶夫婿回娘家由來已久,但正月初二被稱作“姑爺節”是始於哪年卻難以考證,據說是上世紀90年代由天津媒體推出,隨即坊間認同,從此作為一個習俗流傳至今。當時女子一家幾口提著年禮,搭乘黃大發出租車一起回娘家的畫面固定為時代的記憶。

  因為是春節中的節日,正月初二被天津人尤為看重。除非有特殊情況,譬如公務纏身,這一天女婿是不能缺席的。一定要把自己捯飭乾淨利索體體面面的,還帶上岳父岳母喜歡的禮物,贏得其歡心。岳父岳母也是滿心期待女兒女婿的到來,無論是在家招待,還是到飯店用餐,都是誠意十足。另外,在這一天,招待女婿的飯菜中“四碟打鹵面”是必備的,這也是天津獨有的年俗。面雖平常,但做得精細,菜碼要全,承載的是父母濃濃愛意。

  “姑爺節”不僅是一個簡單的年俗,還折射出天津老人與女兒一家的相處之道和融洽關系——彼此尊重、包容、真誠。俗語說,一個女婿半個兒。在城市化程度高、家庭多獨生子女的天津,女婿會被當成整個兒子對待。在其他地方,孫子孫女多由男方父母照看,在天津則多由女方父母照看,這也是天津風俗、天津文化的一部分吧。

  你在天津居住時間久了,或者足夠了解天津文化,你就會明白為何只有天津有“姑爺節”。

  今天就是正月初二,不論是老女婿,還是新女婿,不管是本土女婿,還是外來女婿,希望都能快樂過節。

  

下載津雲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關於北方網 | 廣告服務 | 誠聘英纔 | 聯系我們 | 網站律師 | 設為首頁 | 關於小狼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2-23602087 | 舉報郵箱:jubao@staff.enorth.cn | 舉報平臺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津B2-20000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20509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2120170001津公網安備 120100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