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戲樓有戲,快往前走!”大年初一,古文化街戲樓前,人聲鼎沸,熱鬧非凡,隨著歡快喜慶的民樂合奏《迎春》的奏響,游人紛紛趕來觀看戲樓上的表演,這是天津市曲藝團帶來的曲藝快閃演出。
一曲奏罷,只見兩位身著華麗傳統服飾的演員又登上戲樓,“咱倆穿的奇裝異服,咱倆是誰啊?”“我們來自大唐時期,演的是參軍戲,是中國古代戲曲形式中的一種……”臺上兩人一逗一捧地介紹著他們精心編排的化裝相聲《參軍戲》,表演中既以滑稽幽默的對話再現了“參軍戲”的表演形式,又以天津民間小調《畫扇面》展現出津味兒相聲的底蘊與魅力。
隨後,天津時調《海河的橋》、河南墜子《津門故裡好迷人》、音樂快板《沽上年味兒濃》、鼓曲聯唱《津門天地處處新》等融合了傳統與現代元素節目的精彩上演,呈現出一幅熱鬧、喜慶、充滿天津年味兒的畫卷,讓游人在品味傳統曲藝藝術的同時,感受天津獨特的城市魅力和文化底蘊。
整場40分鍾的表演,讓許多觀眾意猶未盡。“什麼時候還有演出啊?”在現場,來自吉林的何女士詢問著身邊的游人。她告訴記者:“孩子特別喜歡聽相聲和快板,這次特意在春節期間帶他來天津,就是為了到著名的‘曲藝之鄉’聽聽地道的天津相聲、天津快板。沒想到古文化街裡有免費的曲藝演出,而且節目豐富、新穎,演員也專業,感覺還沒看夠。”
“春節期間,‘非遺賀新春 曲藝過大年’演出活動,從大年初一至初六,每天會在古文化街戲樓安排兩場曲藝快閃演出,包括相聲、快板、鼓曲等節目,既能為市民和游客奉上好看的演出,又能在歡聲笑語中傳承和弘揚津派特色曲藝文化。”天津市曲藝團副團長夏炎表示,“除了戲樓的演出外,大年初三、初四、初五,在南開區黃河劇院,京津冀三地的曲藝表演團體、演員還將聯合奉獻三場公益演出,包括北京評書專場、天津西河大鼓專場和河北曲藝專場,讓觀眾在小劇場裡酣暢淋漓地聽一部評書,或聽一次單口相聲專場,領略京津冀地區曲藝類非遺的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