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記囑托 善作善成|錨定戰略牽引 協同走深走實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天津日報 作者: 編輯:張靜哲 2025-01-31 07:00:00

內容提要:回望龍年春節前夕,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天津時發表重要講話:『希望天津聚焦經濟建設這一中心工作和高質量發展這一首要任務,以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為戰略牽引,勇擔使命、開拓進取,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大都市,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天津篇章。』

京津中關村科技城項目進展迅速。 本報記者 錢進 通訊員 李宏光 攝

  日月其邁,時盛歲新;殷殷重托,回響津城。

  回望龍年春節前夕,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天津時發表重要講話:“希望天津聚焦經濟建設這一中心工作和高質量發展這一首要任務,以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為戰略牽引,勇擔使命、開拓進取,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大都市,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天津篇章。”

  諄諄教誨,領航前行。感恩奮進,篤行不怠。

  過去一年,全市上下深入學習、全面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天津重要講話精神,堅持以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為戰略牽引,把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作為主戰略和主抓手,貫穿於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各領域、全過程,以更大的決心、更有力的舉措推動協同發展持續走深走實,在使京津冀成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先行區、示范區中勇擔使命、開拓進取。

  從全局謀劃一域,以一域服務全局。

  一年來,以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為戰略牽引,天津聚焦重點領域和重點任務,積極辦好協同的事;立足“一基地三區”功能定位,充分發揮科技教育人纔、港口區位交通、產業技術基礎等優勢,紮實辦好自身發展的事。

  融入“京津冀”、融合“科教人”、賦能“港產城”,天津在推進區域一體化和京津同城化發展中不斷邁出新步伐、展現新作為、取得新成效。

  踏上新征程 勇擔“新使命”

  京津冀協同發展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重大國家戰略,也是新時代首個區域重大戰略。

  在每一個關鍵環節、重要階段,習近平總書記都親自定向領航,為京津冀協同發展注入強大思想和行動力量。

  2024年是京津冀協同發展重大國家戰略實施十周年。新征程新起點,歷史性時刻,習近平總書記再次為天津指明方向、賦予使命,令全市上下備受鼓舞和鞭策。

  對標對表,在“學”上拓深度——

  一年來,全市緊緊抓住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這個戰略牽引,以學促乾、狠抓落實,持續推動形成深度融合發展格局。

  學在深處,謀在新處,乾在實處。2024年2月3日,市委第一時間召開市委常委會擴大會議和全市領導乾部會議,傳達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天津重要講話精神;2月26日,天津市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走深走實工作會議召開,進行專題部署;2月27日至28日,市委十二屆五次全會召開,審議通過《中共天津市委關於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天津重要講話精神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天津篇章的決定》和全會決議,明確把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作為天津發展全局的戰略牽引,貫穿於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各領域、全過程,完善細化“十項行動”目標任務,努力推進高質量發展。

  強化機制,在“深”上下功夫——

  一年來,天津不斷深化與京冀各層面交流協作,三地共促協同發展的合作機制愈加深入、舉措愈加精准。

  2024年2月,三地黨政主要領導聯合實地調研武清、廊坊、通州,共商合作大計。5月,在津召開京津冀黨政主要領導座談會,盤點上次會議以來工作成效,研究部署下一階段重點任務,圍繞科創平臺建設、重點產業鏈布局、“通武廊”一體化發展等制定4個行動方案。三地人大、政協協同納入工作機制,合力推進協同立法監督和協商議政。京津冀人纔一體化發展部際協調小組會議、政法工作聯席會議、宣傳思想文化工作聯席會議等召開,各條線、各領域進一步深化協同聯動,凝聚強大工作合力。

  善作善成,在“實”上見成效——

  一年來,天津把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作為重大戰略機遇、戰略優勢,用足用好自身資源稟賦,努力把各方面積極因素轉化為發展實績。

  2024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比上年增長5.1%,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5.2%。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4.6%。規模以上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增長8.9%。高技術產業投資增長12.1%。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等現代服務業增加值分別增長11.4%和17.4%……

  串串振奮人心的數字,讓人信心更加堅定、意志更加執著——融入大戰略,服務大戰略,天津高質量發展持續邁出更加堅實的步伐。

  融入大戰略 辦好“協同事”

  習近平總書記賦予京津冀“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先行區、示范區”的戰略定位,在這個大時代、大背景下,探索人口經濟密集地區優化開發新模式,天津重任在肩。

  一年來,我市在主動融入、全面協同中深入推進區域一體化,積極辦好協同的事,推動波瀾壯闊的“大寫意”呈現為可感可及的“工筆畫”。

  ——“一張圖譜,如何打造產業‘共贏鏈’?”

  春節期間,經緯恆潤天津工廠自動化生產線持續運轉,企業為保證新的產品訂單及時交付供應,提前全面開工。從“北京研發、天津生產”到在津設立研發中心和生產基地,這家總部位於北京的汽車電子零部件重要生產企業落戶天津9年來,得益於京津冀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的高度互補,實現了跨越式發展。2024年啟用的天津新工廠,規模是原先廠房的10倍,產值提昇超30%。

  一年來,京津冀三地“鏈”上共造一輛車、共建一批園的產業協同實景圖不斷呈現。三地攜手推進“六鏈五群”建設,共繪六條重點產業鏈圖譜,讓先進產業集群攥指成拳。在2024京津冀產業鏈供應鏈大會上,總投資超400億元的60餘個重點項目集中簽約。天津牽頭培育的京津冀新一代信息技術應用創新集群,協同培育的京津冀集成電路、安全應急裝備、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等集群,入選工業和信息化部第四批先進制造業集群。

  ——“一次‘同框’,緣何引發刷屏?”

  “我看到了北京西山!坐標天津。”2024年夏秋間,多位網友拍下的短視頻和照片火爆出圈。不少網友跟帖並發圖:“我也看到了天津的盤山!坐標北京。”晴空麗日之下,美景“神奇同框”引發了一大波刷屏,讓人津津樂道。

  一年來,三地積極構建區域“大生態”格局,走出了一條經濟與生態的“雙贏”之路。2024年,天津PM2.5年均濃度同比下降8%,優良天數同比增加36天;天津“三北”工程區完成營造林3095畝,超額完成年度造林綠化任務;懷抱七裡海濕地的寧河區入選聯合國“生物多樣性魅力城市”,“京津綠肺”成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生動詮釋……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三地群眾的獲得感“穩穩噠”!

  ——“一通電話,能解決哪些問題?”

  “我們可以給您轉接一下廊坊市12345熱線。”在天津工作的馬先生撥打天津市12345熱線,諮詢原駕校報名檔案注銷手續,通過京津冀熱線 “一鍵互轉”,很快辦完。

  一年來,三地同頻共振,百姓暢享服務。專業技術人員職稱資格、繼續教育資格、社會保險待遇資格、人力資源服務從業資格實現三地互認,京津冀聯合發布社保服務“同事同標”事項。

  ——“一張卡,能帶來多少便利?”

  2024年9月,《天津市推進京津冀社會保障卡一卡通規定》經由市人大常委會會議通過並公布施行,社保卡已從過去的看病就醫、金融支付功能,拓展到政務服務、人社服務、就醫購藥、交通出行、文化體驗、旅游觀光、待遇發放、公共信用等應用場景,多項功能實現“一卡通辦”。

  一年來,三地社保卡服務實現業務互認、數據互通、功能對接。住在河西區的劉大爺是河北保定人,前些天因心髒病住院治療。讓他感到貼心的是,京津冀三地異地就醫取消了備案,北京籍、河北籍患者在本市就診無需提前申請備案,同城化的服務舉措令劉大爺連連點贊。

  ——“一盤棋,承載了怎樣的幸福生活?”

  一年來,三地將百姓關注的醫療、教育等民生領域難點、熱點問題一體化推進。衛生健康領域加快醫療資源共建共享,引進北京協和醫學院天津醫院;濱海新區政府與北京大學醫學部深化合作,共建市第五中心醫院;我市持續組織選派醫療衛生專家人纔,支持雄安新區建設。此外,三地開展藥品和醫用耗材集中采購,一大批常用藥和手術耗材價格大幅下降。

  京津冀教育協同數字平臺啟動,三地開展聯合教研、課程共享。天津一中、四中、實驗小學、實驗幼兒園與雄安新區開展合作辦學。天津充分發揮職業教育優勢,三地共同建設京津冀職業教育改革示范園區。

  一年來,京津冀地區文化旅游持續昇溫,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讓三地“親上加親”。迎春大聯歡、歡享廟會、樂享冰雪、歷史文化主題游、博物館裡過大年……眼下,“瓣瓣同心京津冀,歡歡喜喜過大年”系列活動,更將乙巳新春的節日氛圍推向高潮。

  匯聚新動能 唱響“雙城記”

  “要圍繞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走深走實,深入推進區域一體化和京津同城化發展體制機制創新,唱好京津‘雙城記’,有效貫通區域創新鏈產業鏈供應鏈資金鏈人纔鏈。”“要加強與北京的科技創新協同和產業體系融合,合力建設世界級先進制造業集群。”總書記為天津深化落實重大國家戰略把脈定向。

  一年來,天津積極承接非首都功能疏解——持續聚集“新動能”。

  一批帶動性強、影響力大的重大項目紛至沓來。2024年,中國資源循環集團有限公司在津掛牌成立,成為首個設立在天津的央企總部。國投生物制造創新研究院落戶,中電科藍天產業園開工,中軟信創總部揭牌,中關村發展集團增資寶坻京津中關村科技城。全年市場化引進疏解功能資源在津新設機構1981家。濱海—中關村科技園共建共營共享機制不斷完善,寶坻京津中關村科技城、武清京津產業新城等重點承接平臺提質提效。

  一年來,天津深化創新協作與產業融合——產學研協同創新收獲豐。

  “創新源”噴薄湧動。截至目前,我市擁有全國重點實驗室總數已達17家,有6家是聯合北京市、河北省單位共建。京津冀國家技術創新中心與我市共建的技術創新平臺累計11家。京津冀組建首批17個產業鏈創新聯合體,“揭榜掛帥”強化技術攻關。

  “試驗田”多點開花。天開高教科創園“一核兩翼多點”茁壯生長,天開華苑園、天開東麗園、天開河西園、天開和平園相繼加入,累計注冊企業突破2600家。天開園與北京創新資源互動日益加強,成為培育新質生產力的沃土。

  “新成果”不斷突破。產學研深度融合正在向縱深推進。通用技術天鍛公司今年啟動多個與北京科研院所合作項目。通過京津冀工業母機創新聯合體,天鍛公司與三地高校、科研院所建立緊密聯系。企業研發人員將與北京科研院所專家共同研發萬噸級鍛造壓力機,攜手攻克“卡脖子”技術。

  一年來,天津不斷提昇便利化舉措——助推京津“同城化”。

  “只用了跑一個5公裡的時間,我就從一個直轄市來到了另一個直轄市。”交通的便捷改變了京津兩地10餘萬上班族的通勤軌跡。北京見客戶,天津吃火鍋,把原本“雙城記”的奔波改寫為“同城記”的生活。

  2024年,“軌道上的京津冀”主骨架已經形成,基礎設施“硬聯通”和運輸協同“軟聯通”持續推進。天津初步實現京津雄0.5小時通達,京津冀主要城市1至1.5小時通達。推出服務京津同城化促進出行便利化24項措施出臺,京津城際全天運能提昇19%。同時,“通武廊”交通一體化持續推進。京津城際新開通了武清至亦莊站,武清高王路與通州通清路實現通車,開通3條武清至廊坊香河跨域公交線路。

  天津還將進一步發揮城際高鐵時空效能,聯動提昇西站京津冀同城商務區、南站科技商務區、濱海站“於響”商務區等產業合作承載功能,推動“軌道協同”向“產業協同”昇維昇級。

  一年來,天津做強港口集疏運體系——打造與世界聯通的“橋頭堡”。

  1月18日,隨著利比裡亞籍“夢想”號郵輪開啟國際航次,拉開了2025年天津國際郵輪母港海上春運的序幕。今年春運期間,天津國際郵輪母港預計迎來出入境人員3萬餘人次。

  背倚京畿大地,面向壯闊海洋,天津港的服務輻射能級不斷提昇。2024年,國際郵輪母港接待郵輪超過100艘次、出入境旅客超過35萬人次,居全國第二、北方第一。天津港增開美東、南美東等直航航線,天津港集裝箱航線147條、吞吐量2329萬標准箱。鐵水聯運突破135萬標准箱,同比增長12.2%,有力服務北方腹地。

  協同打造世界級港口群、機場群的進程中,我市還將推進天津港對北京企業的定制化服務,強化同京冀空港、陸港銜接,不斷提昇北方國際航運樞紐服務能力,建設京津冀“海上門戶”。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以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為戰略牽引,天津錨定方向、奮楫前行,在壯麗航程中乘風破浪、奮勇爭先。

  (本報記者 魏彧 周志強 張立平 王音 本報記者 錢進 通訊員 李宏光 攝)

下載津雲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關於北方網 | 廣告服務 | 誠聘英纔 | 聯系我們 | 網站律師 | 設為首頁 | 關於小狼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2-23602087 | 舉報郵箱:jubao@staff.enorth.cn | 舉報平臺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津B2-20000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20509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2120170001津公網安備 120100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