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年初一晚,天津衛視為觀眾奉上了一道紅紅火火、笑聲不斷的文化盛宴——《京津冀過大年 2025天津相聲春晚》。晚會以“春風搖曳的笑容”為主題,匯聚了眾多相聲界大咖與優秀演員,融合相聲、歌曲、脫口秀等多種藝術形式,展現了京津冀三地的文化交流與融合,更進一步體現了三地協同發展的深厚情誼。
相聲春晚新媒體傳播再創佳績
“天津相聲春晚”自2020年創辦以來,已成功舉辦了六屆,是全國唯一一檔主題性晚會,一經推出就在全國打響,已成為最具天津特色、享譽全國的“津派文化”名片。
本屆相聲春晚上,觀眾不僅看到了老朋友郭德綱攜手於謙、岳雲鵬、孫越、高峰、欒雲平、孟鶴堂、周九良、楊九郎等眾多相聲演員,還見到了歌唱藝術家蔣大為以及收藏家、編劇馬未都,精彩的全新跨界表演讓觀眾們眼前一亮,為晚會增添了更多的藝術色彩和文化底蘊。
截至1月30日,本屆相聲春晚新媒體傳播再創佳績。據不完全統計,晚會相關話題閱讀量達32.2億,相關視頻全網播放量超2億,獲得了光明日報、新華社、學習強國、總局“視聽中國”等全國主流媒體報道。其在大年初一播出的多臺春晚中脫穎而出,先後登上微博、抖音、快手、小紅書、B站、百度、今日頭條等新媒體平臺全網熱搜85個,IPTV(交互式網絡電視)同時段收視第一。
首次攜手展現區域聯動活力
《京津冀過大年 2025天津相聲春晚》由天津海河傳媒中心主持人大衛、楊婷婷搭檔北京廣播電視臺主持人王為、河北廣播電視臺主持人劉暢聯袂主持,三地主持人代表著京津冀三地的文化氣質,在晚會中通過默契的配合和幽默的互動,為觀眾帶來了更多的歡笑和驚喜。
在開場歌曲《一見你就笑》中,北京的糖人兒、天津楊柳青的年畫、河北樂亭的皮影戲紛紛亮相舞臺,濃濃的年味兒撲面而來。關九海演唱的歌曲《潞河督運圖》,以京津冀三地的歷史文化為背景,深情演繹運河故事,將京津冀地區的歷史淵源與文化脈絡娓娓道來。
著名收藏家、編劇馬未都專門為晚會創作的《天津是我的福地》,從京津冀由來已久的親緣關系到歷數天津的曲藝文化、飲食文化、民俗文化,凸顯了天津獨特的煙火氣息和開放包容的城市特質。三地相聲演員共同表演的相聲作品《我是最棒的徒弟》,讓觀眾在歡笑中看到薪火相傳兩代人對傳統文化的堅守和傳承。
天津市文藝評論家協會主席、南開大學文學院教授周志強表示:“晚會節目編排構思巧妙,無論是相聲、歌曲還是曲藝,處處體現了京津冀地相連、人相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攜手共進的深厚情誼與蓬勃態勢。”
創新表達讓觀眾深深感動
本屆相聲春晚精准把握當下年輕人的喜好脈搏,巧妙融入社會熱點話題與網絡流行用語。郭德綱與於謙的相聲《爽劇人生》從火爆一時的微短劇切入,將短劇的“爽”與套路演繹得妙趣橫生,充滿懸念與故事感。孟鶴堂與周九良的相聲《春節模擬器》,延續了“相聲連續劇”的主題,將春節走親訪友經常會遇到的現象變成了“通關游戲”。岳雲鵬與孫越的相聲《新牛郎織女》對傳統故事進行別出心裁的改編,以幽默詼諧的方式傳遞情感,達到共情與歡樂兼具的藝術效果。
南開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院長、教授陳娜表示:“晚會的相聲作品從備受歡迎的諧音梗,到當下流行的人格類型討論,各類元素信手拈來,包袱笑點密集輸出,讓觀眾在笑得前仰後合之時,也被節目中的溫情與文化底蘊深深感動。”
此外,岳雲鵬演唱的一首《五瓦》戳中了許多游子的心,也唱出了母子間的至深親情。老藝術家蔣大為和青年相聲演員王九龍合唱的歌曲《我變了 我沒變》,仿佛穿越歲月的長河,勾起青春的往昔回憶,以及對老街景裡過往歲月的溫情回顧。
陳娜說:“相聲春晚讓不同年齡段觀眾的情感與記憶交織碰撞,每一位觀眾都能在晚會找到屬於自己的情感寄托。”
巧妙鋪展“河海津韻”秀美畫卷
《京津冀過大年 2025天津相聲春晚》首次啟用天津海河傳媒中心夢工場進行錄制,在傳統相聲藝術上不斷進行傳承與創新,通過富有創意的舞美設計、高科技的視覺效果,將文化與科技完美結合在一起,不僅體現了天津的河海文化,也營造了濃厚的春節氛圍。
本屆相聲春晚致力於天津城市形象的宣傳推廣,借助巧妙的節目設計與獨特的藝術表達,將天津的眾多文旅場景有機串聯起來,從北疆博物院到李叔同故居,從海河上各具特色的橋到五大道、意式風情街,從傳統曲藝到津派文化,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了天津獨特的城市魅力。
周志強說:“天津是全國唯一一座把民俗文化、生活文化、都市文化三重文化巧妙結合的城市,相聲春晚恰好成為最具天津特色的津派文化名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