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年景,惠風和暢好風光。逛津城,賞一道道橋的美景,流連忘返……”天津時調《海河的橋》,高亢爽朗的音韻在海河上飄蕩。昨日,在古文化街戲樓上演的“非遺賀新春 曲藝過大年”曲藝快閃已“調轉舞臺”面向海河,更多的市民和游客欣賞到了作為曲藝之鄉,在新春佳節期間帶來的視聽盛宴。
“大年初一首演時,上午和下午的演出時間段裡,天後宮廣場上站滿了熱情的游客,但還是無法滿足所有人。”天津市曲藝團副團長夏炎介紹,初一晚上,組織工作人員“調轉”戲樓舞臺朝向,面向海河,“‘觀眾席’擴展到海河邊的親水平臺,更多的游客能欣賞我們的曲藝快閃了。”
昨日氣溫較低,但古文化街濃厚的春節氣氛不減,“非遺賀新春 曲藝過大年”快閃演出持續火爆,越來越多的游客來此感受天津年味,感受津派曲藝魅力。
“海河東去唱古今,九河下梢天津人兒,故裡尋蹤三岔河口,娘娘宮是天津的根兒……”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河南墜子,用小人辰轍唱的是天津發源地的歷史與發展,也將天津的風情風貌展現給廣大游客觀眾;“解放橋立式開啟衝霄漢、金湯橋昔日平開過輪船、北安橋建造的風格是西洋古典、大光明橋中西合璧是金光燦燦、金鋼橋好似一道彩虹飛架兩岸……”國家級非遺項目天津時調,一段《海河的橋》,說的是海河觀光帶上最炫的“橋風光”,讓人沈浸其中;“洋氣不過五大道,意式風情街上人俊俏,古文化街年俗產品手藝巧,國貨經典煥新潮……”巧妙地將快板的節奏明快、韻律感強,與天津的民俗節慶文化相融合,呈現出一幅熱鬧、喜慶、充滿年味的畫卷,讓游客觀眾在天津古文化街、在歡笑中感受到天津的獨特年味。
攢底的節目是鼓曲聯唱《津門天地處處新》,天津快板、天津時調、打新春、京韻大鼓等表演形式齊上陣,“新時代,新征程,目標新,局面新,津門天地處處新。”傳統曲調譜上記錄時代行進的新詞,唱出了天津歷史文化底蘊,唱出了天津文旅的好景,唱出了天津的心聲,掀起演出最高潮。
現場,越來越多的游客還隨著人群中的天津老曲迷,跟著演唱節奏鼓掌,一開一合有板有眼,唱曲聽曲在那一刻融在濃厚的天津年味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