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北方網訊:春節假期,京津冀聯合啟動博物館裡過大年活動,三地博物館通過交流展品,分別牽頭推出特色展覽,31日我們跟著三地記者,繼續串門游。
而京津冀地區的年畫,都興盛於明清時期,內容以祈福納祥為主,畫風各有特色。北京年畫,講究對稱之美;河北武強年畫,粗獷豪放;天津年畫,在拓印的同時還加入了大量手繪。
這次展出的,共有120多幅木版年畫,展覽將持續到今年4月。
展覽中,三地博物館拿出了各自的珍藏,布展時,工作人員按照它們的年代、器型、用途等,進行排布,現在來天博,您就會看到很多,像這樣,三地文物同框的布置:這套文房四寶中,木匣,來自首都博物館,筆和硯臺則來自天博館藏;這三件器皿,分別來自三地,因為都出自清朝乾隆年間,所以燒制的工藝、也很相近;而展品中的七成都是國家一級、二級文物。
春節假期,河北博物院展出了14件鎮館之寶,這件出土在古燕國的青銅器——透雕龍鳳紋銅輔首;這件來自古中山國,中山王的“辦公桌”——錯金銀四龍四鳳銅方案座;他們的出土地,在戰國時代都屬於燕趙中山之地。
春節期間河北博物院聯合天津博物館 首都博物館,共同策劃了京津冀古代花鳥畫精品展,共展出130餘件作品。眼前《華封三祝圖》、《石竹圖軸》、《墨竹軸》這三幅作品,描畫了竹子不同的風情,都出自鄭板橋之手,而他們分別來自三地博物館珍藏。(津雲新聞編輯張麒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