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提要:文化中國行,3日我們來看武清區的太平車會,這也是一項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一起來感受熱鬧的年味兒。
天津北方網訊:文化中國行,3日我們來看武清區的太平車會,這也是一項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一起來感受熱鬧的年味兒。
在武清區文化公園,來自西柳行太平車會的民間藝人們,伴著鼓點,扭秧歌、推小車。小車會起源於宋代,當時百姓在節慶時,以花車、鑼鼓開道,穿街過市,慶賀太平,因此也叫太平車。武清的西柳行村的太平車會,有170多年歷史,至今已經傳承九代了,主要流傳於京津冀地區,其中的人物,都是取材於晚清小說《施公案》中八蠟廟會上發生的故事。2013年,入選天津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張炳厚,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通過義務教授傳統技藝,吸引年輕人加入其中,目前車會的20位成員中,平均年齡只有15歲,是天津花會裡最年輕的一支隊伍。(津雲新聞編輯張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