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這座高品質生活之城,正以現代化建設為驅動,打造“近悅遠來”的魅力之城。從煥新城市功能到優化存量資源,從激發消費活力到強化綠色生態,天津通過內外兼修的全面昇級,不斷為高質量發展賦能,持續提昇城市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新起點,新征程。以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為契機,天津注重優化城市環境、營商環境、人纔環境和生態環境,以多維度舉措推動城市功能與品質的全面躍昇。在今年的天津兩會上,代表委員們結合各自領域實際,圍繞如何提昇城市吸引力,深入探討路徑,提出務實建議,共同擘畫天津高質量發展和高品質生活的新藍圖。
提昇城市吸引力
八方來客慕名而來
作為國際化大都市,天津正以獨特的現代化新風貌,展現出強大的城市吸引力,吸引八方關注。“從產業昇級到城市治理,從文化塑造到智慧建設,天津這座歷史悠久、文化深厚的城市,正煥發出蓬勃生機,讓本地居民愛之深切,也吸引了無數游客與人纔慕名而來。”市人大代表、天津社會科學院副院長王雙說。
產業是城市發展活力的“動能”。作為服務業創新試點城市,天津正在加速推進新興產業與服務業深度融合,尤其是在高端制造與金融服務領域形成特色競爭力。通過數字化轉型、技術創新激勵以及優化營商環境,天津構建起富有生機的產業生態。“近年來,天津著力構建‘從0到1’的創新鏈條,將融合性思維嵌入產業發展,大幅提昇城市產業競爭力和吸引力。”王雙表示。
文化是城市吸引力的靈魂。天津以楊柳青年畫、泥人張等非遺藝術為特色,結合五大道近代建築與多樣化的文旅項目,展示了獨特的文化風貌。“通過深度挖掘津派文化並融入城市更新,天津打造出多個標志性文化地標和城市IP。”王雙說,同時,歷史建築的活化利用、文創街區的建設,不僅增強了天津的文化輻射力,也讓游客感受到這座城市的厚度與溫度。
現代化治理為城市吸引力提供了重要保障。天津以智慧城市建設為抓手,通過數字化技術提昇交通管理、醫療服務及公共服務效率,為市民提供更加便捷的生活體驗。美好宜居是城市發展的“生命力”。天津優化居住環境,注重城市細節管理,讓市民和游客感受到城市的溫度。從主乾景觀大道到社區綠地,從街頭巷尾到文化場館,每一處細節都成為展示城市魅力的窗口。
天津的吸引力不僅源於內在的產業優化與文化塑造,也得益於品牌形象的持續提昇。“作為一座既有歷史厚度又富現代活力的城市,天津通過內外兼修,既成為居民的幸福家園,又吸引了無數慕名而來的八方來客。”王雙說。
讓城市“氫”裝上陣
展綠色發展翅膀
天津生態環境質量近年來持續改善。跑出空氣質量持續好轉“加速度”的背後,離不開天津向“新”逐“綠”,不斷優化能源結構,加快轉型昇級,為美麗天津增添低碳發展底色。市人大代表、市生態環境科學研究院院長溫娟,非常關注作為新質生產力典型代表之一的氫能產業,如何在科技創新協同和產業體系配套融合中,培育更多綠色氫能新質生產力,讓氫能加速天津能源結構和交通運輸結構綠色轉型,為城市運行插上“綠色翅膀”。
“天津具有豐富的工業副產氫資源,在諸多政策措施支持下,中石化、液化空氣、渤化集團、榮程集團等企業紛紛在津落子布局,不斷推進氫能項目落地,氫能的‘制儲運加用’等關鍵環節正在不斷完善。”溫娟舉例,靜海區的7家獨立熱軋企業、38家熱浸鍍鋅企業,分批次投入50輛氫燃料電池貨車構建清潔運輸場景,污染排放顯著下降,帶動行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她表示,安全是氫能產業化發展的基礎,要在天津推動氫能產業關鍵技術和安全技術協同發展,提昇氫利用安全技術手段。同時研發綠色安全氫基能源,如將氫從氣態危化品轉化為液態非危化品的技術,使其具有能量密度高、儲運方便、加注速度快等優勢,以科技賦能強化綠色安全的“制儲運加用”氫能技術研發和場景打造。
她還提到,要加強氫能利用基礎設施規劃與建設,因地制宜協同推進區域及我市氫能等新能源基礎設施建設,合理規劃綠氫生產裝置規模布局,擴大綠氫制取規模。“我們還要加快在交通運輸、工業制造、民用等領域,打造多元化應用場景,‘氫’裝上陣、‘碳’尋未來,為發展新質生產力,加快建設京津冀綠色發展高地注入新動能。”溫娟說。
和群眾靠得最近貼得最緊
推動社保政務改革從“紙面”落到“地面”
今年天津兩會,能看到很多“90後”青年代表委員的身影,市人大代表、市社保中心河東分中心業務受理科科長高擎天就是其中一員。作為基層窗口工作人員,過去一年,她察民生、訪民意,帶著群眾所思所盼來到會上交流經驗、收獲兩會“金點子”。
走進天津市人力資源發展促進中心,高擎天所在的服務窗口,正是2013年習近平總書記考察過的地方。這裡,見證了高擎天從一名普通窗口工作人員成長為市人大代表的歷程,也見證了她帶領青年先鋒服務隊,不斷優化為民為企服務的點點滴滴。
“去年年初,面對社會保險費征收職能調整的新形勢,我們主動協調溝通區稅務、人社、醫保等相關職能部門,就全民參保、社保費征收等20餘項問題協同對接,通過微信綠色通道,及時解決系統操作、部門銜接等11類問題。”高擎天介紹,通過一系列創新舉措,他們逐步形成了“一個部門受理,多個部門協同,乾部勤溝通,群眾少跑路”的經辦模式,有效降低了企業、群眾在各部門間往返辦理業務的時間成本。窗口工作,直接面對的是廣大群眾和企業,對業務素養和服務水平都有著極高的要求。為此,他們組織科級乾部與轄區內單位建立一對多的“服務專員”機制,去年一年,以多種方式開展服務266次,推動解決問題174個,助力優化區域營商環境。
今年是高擎天作為人大代表履職的第三年,她帶來了《關於優化我市預約掛號統一平臺改善就醫感受的建議》。“掌上政務對推動城市建設、民生發展至關重要。”高擎天希望,通過優化預約掛號平臺,讓中老年人也能輕松享受線上掛號的便利,從而提昇全市網上政務服務水平。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拓展政務服務改革,深化公共資源交易平臺整合,打造更多‘高效辦成一件事’場景”,這讓高擎天備受鼓舞。“作為人社服務窗口的基層工作者,我們和群眾靠得最近、貼得最緊,要以最堅定的決心、最有力的舉措推動各項改革任務從‘紙面’落到‘地面’。”高擎天說。
“走訪+普法”“抓前端、治未病”
助力營造法治化營商環境
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市人大代表、紅橋區人民法院審判管理辦公室(研究室)副主任孫嘉暉說,作為一名來自基層法院的人大代表,在今後的工作中,將圍繞實施高質量發展“十項行動”,切實發揮自身作用,努力推動我市法治化營商環境的再優化與新提昇。
孫嘉暉表示,將注重強化提質增效,聚焦“公正與效率”主題,牢固樹立謙抑、審慎、善意、文明、規范、高效的司法理念,不斷提昇辦案能力,著力提高涉企業案件的辦理質效,依法平等保護各類市場主體的合法權益,推動矛盾糾紛實質性化解;強化正面引導,在案件辦理過程中注重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鼓勵誠信交易,懲治失信行為,發揮司法裁判的正面導向作用,進一步推動各類市場主體樹立依法、誠信經營的理念,推動形成公平競爭、誠實守信的市場環境;強化能動履職,落實“抓前端、治未病”,積極服務保障企業生產經營,做到靠前服務、精准服務、靶向服務,通過“走訪+普法”等方式,深入園區、企業等“面對面”了解企業所需所盼,及時答疑解惑,助推健康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