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面對深入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戰略機遇,本市強化機遇意識、乘勢而上,打造功能平臺,靈活運用“三新”“三量”等政策,引入新項目、新業務、新板塊,唱好京津“雙城記”。來聽記者董朗、劉克琦的報道:
春節前,靜海區傳來好消息,總部位於北京的中樂集團與臺頭鎮政府簽約,將建設靜海中樂漁業三產融合示范區,打造智慧漁業和光伏新能源兩大重點板塊。中樂集團董事長王明說,項目預計2026年竣工:
(錄音:我們過了年就正式施工,總投資10個億,光伏投資6個億,智慧漁業投資4個億。第一期是1060畝地,總共50個車間,高科技漁業、工業化養殖。我們養的是鱸魚、海白蝦,還有桂魚各種魚類產品。每年養鱸魚1.21萬噸,產值是一個多億,解決勞動力大概500人左右。)
項目所在位置原為一片閑置多年的地塊,在中樂集團表達投資意願後,臺頭鎮政府協調多個部門,積極為企業提供服務。副鎮長張瑞說,項目落地後將有效帶動當地產業昇級:
(錄音:我們首先跟區裡相關部門溝通,對土地的地性進行了變更,積極地給它進行設施農業備案,臺頭鎮是典型的農業鄉鎮,不僅要有瓜果梨桃的種植業,通過中樂項目的合作,可以帶動全國優秀的養殖行業入駐臺頭鎮,實現產、供、銷產業鏈的全面發展。)
在紅橋區光榮道科技產業帶,京津冀同城商務區重點項目暨藝點意創數字經濟產業全國總部在今年年初正式開工。隨著春節假期結束,這裡又將緊鑼密鼓地加快建設步伐。天津藝點意創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鞏書凱說,項目總投資2億元,用地面積4007平方米,建成後將聚焦數字經濟發展:
(錄音:未來將打造工業互聯網基地、視頻直播基地、文創產業創新中心,還有我們的研發中心、體驗中心。項目建成後,我們會引領全國的文創行業產業的發展,預計年收入達到20億元。)
藝點意創於2013年在紅橋區注冊成立,經過10年發展,規模從最初的幾間辦公室,成長為全國具有較強影響力的數字文創公司,年營收超過10億元。鞏書凱說,將發揮行業龍頭作用,吸引產業鏈上下游企業來到天津發展:
(錄音:紅橋區也制定了針對數字經濟發展的產業政策,包括引進北京的人纔、上下游渠道的搭建。我們在全國已經有14個文創園區,聚集了超過3萬家的文創類的數字經濟類的企業,40多家企業表達了入駐的意向。未來我們將把有意向來京津冀發展的,都會陸續地引到我們這個項目裡來。)
今年是京津冀協同發展新十年的開篇之年,本市將持續深入做好“融入”和“引入”文章,提昇承接服務能力,在協同發展中實現自身高質量發展。市發改委主任戴永康表示:
(錄音:完善市場化引進資源合作的機制,因地制宜推動重點承接平臺的發展,進一步強化協同創新和產業協作。抓好固定資產的投資和存量資產的盤活,努力加大有效益的投資。推動區域一體化、京津同城化的加快發展,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邁上新的臺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