秧歌添喜慶
元宵節之際,西青區李七莊街王蘭莊元宵節秧歌花會展演活動在王蘭莊巨石廣場開幕。在鑼鼓喧天、歡聲笑語中,來自四面八方的市民和游客歡聚一堂,共同欣賞這一場精彩絕倫的民俗表演,感受濃濃的年味與傳統文化的魅力。
王蘭莊花園內張燈結彩、鼓聲震天,節日氛圍濃厚,16支各具特色的民俗表演隊伍盛裝出場,形成壯觀的“鬧元宵”場景。演員們身著喜慶的服裝,頭戴五彩頭飾,手舞綢扇,為現場觀眾表演了舞龍、舞獅、高蹺、大鼓、飛?、秧歌等富有地域特色的民俗節目,現場人頭攢動、氣氛熱烈,掌聲、叫好聲此起彼伏。
巡演隊伍中,傳統舞龍表演和旱船秧歌尤為引人注目。梨園頭村的旱船秧歌至今已傳承百年,由三代傳人接力延續。表演現場,一艘艘用竹篾、彩綢、彩線等精心制作而成的旱船,裝飾華麗,輕盈靈動,船頂船頭系著紅綢,寓意吉祥喜慶。
富有天津地方特色的高蹺表演同樣精彩,長河高蹺會、青旺高蹺會、同樂高蹺會以及王穩莊高蹺會“英雄打擂”,同臺競藝。背棍和鐵棍表演則以其驚險刺激和獨特的藝術魅力,讓現場觀眾大呼過癮。非遺項目——永良飛叉和漢沽飛?,鼓催?行,?隨鼓韻,鼓點鏗鏘有力、動作遒勁飄逸,贏得觀眾陣陣掌聲。
此次活動,不僅為市民們帶來一場視覺盛宴,也讓大家領略到了中華傳統文化的魅力。
“村晚”齊慶典
元宵佳節來臨之際,薊州區馬伸橋鎮花園村上演了一場獨具特色的元宵晚會,村民們自編自導自演整臺節目,用“村晚”舞臺展示了新農村的新風貌,也展示了村裡翻天覆地的變化帶來的幸福生活。
這場元宵“村晚”,花園村的全村老少齊動員,年齡最大的表演者已經73歲,最小的演員只有8歲。相聲、評劇、舞蹈、歌曲等15個精彩節目依次上演,100多位演員登上舞臺各展風采。演員們都是鄉親,說著熟悉的鄉音,唱著濃濃的鄉愁,舞著深厚的鄉情。“村晚”演出現場,張燈結彩,熱鬧非凡。從四面八方趕來的觀眾齊聚一堂,現場人聲鼎沸,歡聲笑語不斷。作為文化和旅游部2025年全國春節“村晚”示范展示點之一,花園村圍繞“大地歡歌慶新春 張燈結彩鬧元宵”主題,精心打造了一場融合傳統民俗與新時代氣息的文藝盛宴,為村民和游客帶來一場滿是“年味、村味、傳承味”的文化慶典。
舞蹈《中華全家福》拉開元宵“村晚”的序幕,一群身著絢麗服飾的“姐妹”瞬間吸引了眾人目光。街舞《金蛇狂舞》、舞蹈《眉飛色舞》、京東大鼓《鬧元宵》等村民自編自導自演的特色節目接連登場,現場氣氛一次次被推向高潮,喝彩聲、歡呼聲此起彼伏。
舞臺下,陣陣甜香飄來,熱氣騰騰的炸元宵攤位前擠滿了人,志願者們正忙著為大家炸元宵。軟糯香甜的元宵,讓每個人都品嘗到了家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