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丁梅工作照。 照片由受訪者提供
今年將是全國政協委員、市政協副秘書長丁梅第八次參加全國兩會,也是她連續八年圍繞養老方面提交提案。“我們是在螺旋式上昇的過程中跟進養老事業和養老產業的發展。每年在欣喜取得成績的同時,一定會發現新的問題,每年進步一小步,十年就是一大步。”丁梅篤定地說。
“隨著我國老齡化進程的加快,我們整個社會的保障能力還遠遠沒有達到能適應老齡化需求的程度。面對好幾億人的需求,我們得‘跑起來’。”從2018年當選全國政協委員以來,丁梅一直為“養老”奔走呼吁。
2019年,她提交《推進提高養老機構的醫療服務能力,推進醫養結合的建議》,隨後天津等地養老機構醫療服務覆蓋面大幅提昇,2021年長護險也得以落地。
2020年,她提交《關於扶持規范老年助餐服務的提案》,被民政部認定為A類提案,在民政部的回復中詳細列明了解決方案,2023年10月,民政部等相關部門聯合印發了老年助餐服務行動方案。
2024年,她提交《關於全面提昇公立醫療機構老年友善水平的提案》,被國家衛生健康委認定為A類提案。相關同志專門到天津與她當面溝通,一同到和平區五大道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調研並達成共識。
“許多當年提出的建議現在白紙黑字地寫在國家的政策中,夢想已變為現實。”回顧過去履職經歷,丁梅收獲滿滿的成就感。
“隨著老齡化程度加深,老年人群的生命健康及臨終照護需求日益增加,但目前我國安寧療護服務仍處於起步階段,距離滿足社會需求還有很大差距。”今年丁梅將提交《關於加快推進安寧療護發展的提案》。這個提案從2023年初開始構思,到如今歷時兩年。“安寧療護不是放棄治療,而是不做痛苦而無效的治療。”丁梅說。
據了解,天津是中國臨終關懷醫學的發源地。2017年,中國衛生計生委(現國家衛生健康委)頒布的《安寧療護實踐指南(試行)》中,首次確定用詞“安寧療護”。我市南開區、薊州區入選國家安寧療護試點。
在生命最後階段,如何讓患者得到療護,讓家屬得到安寧?2024年底,丁梅再次深入市衛生健康委調研,與有關專家進行溝通,並就提案內容多次征求專家意見。她在提案中就推進安寧療護立法、擴大安寧療護醫療保險保障范圍、加快各地安寧療護機構試點和布局、建立個性化行業規范、加強人纔隊伍建設、擴大社會宣傳等提出建議。
同時,她還就加快發展我國養老產業金融提交提案,建議適當降低社區嵌入式養老機構融資門檻,助力康養企業盤活存量資產等。
“我最大的願望,就是通過委員履職渠道,推動老年人工作取得進展,讓老年人生活更有質量、更有尊嚴。”丁梅說。
(記者 劉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