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衛東(左一)工作照。
照片由受訪者提供
春回大地,天津港百裡港灣處處生機盎然。全國人大代表、天津港第一港埠有限公司拖頭隊副隊長成衛東,正為世界一流智慧綠色樞紐港口建設忙碌著。
在數字化轉型辦公室,大模型自動進行智能視覺識別與判斷,成衛東參與研發的集團公司港口行業大模型PortGPT(CV)正在緊張標注、調優。他不時與團隊成員交流,將自己多年積累的港口工作經驗、操作技巧傾囊相授,只為讓大模型更好地與港口元素融合,提昇競爭力,釋放出更為強大的新質生產力。
過去的一年,對於成衛東而言充滿了挑戰。作為天津港AI(人工智能)訓練師的組長,為了緊跟天津港智慧港口建設高速發展的步伐,他報考了人社部授權開設的“人工智能訓練師”培訓班。經過幾個月的刻苦學習,他不僅熟練掌握了人工智能訓練師的基本技能和操作方法,還對傳統產業工人與前沿科技的對接融合有了全新且深刻的認識。
在工作中,成衛東充分發揮自己多年從事港口工作的經驗優勢,帶領團隊大規模采集港口基礎環境信息,不斷訓練和優化大模型,構建起了基礎數據集,研發了針對性強的場景化算法,通過高效迭代開發,快速推動了模型優化,既滿足了多場景需求,又提高了模型的准確率和通用性。
2024年,在勞模創新工作室裡,成衛東帶領團隊完成了15項技術創新,有效提昇了港口機械設備使用效能,優化了現場操作工藝流程,助力碼頭公司生產任務突破歷史紀錄。同時,他積極推動傳統內燃機機械設備的替代昇級,首臺由徐州重工制造的新能源純電動牽引車到港試用,開啟了港口散雜貨設備綠色昇級的新篇章。
“隨著吊車、叉車、牽引車等新能源車型在天津港的廣泛應用與普及,我們將不斷挖掘更多創新點,為世界一流智慧綠色樞紐港口昇級版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開創更加輝煌的業績!”對於未來,成衛東滿懷憧憬。
作為全國人大代表,成衛東始終牢記職責與使命,堅持深入一線調查研究,掌握最真實的情況,傾聽最基層的聲音。同時,作為全國基層理論宣講先進個人,過去一年,他奔赴全國各地,累計開展了60餘場宣講活動,及時將黨的創新理論送到群眾心坎裡。
“我將用心用情履行好人大代表的職責,努力做一名無愧於人民、讓人民滿意的全國人大代表。”成衛東堅定地說。(記者 杜洋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