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員履職故事?全國政協委員趙秀君: 為古老國粹注入新生力量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天津日報 作者:韓雯 編輯:李梓涵 2025-02-20 07:18:00

內容提要:弘揚京劇藝術,表演人纔的培養是重中之重。作為全國政協委員,天津市青年京劇團團長趙秀君一直在為京劇後繼人纔的培養、京劇事業的傳承和發揚鼓與呼、思與謀、奔與走。

趙秀君工作照。  照片由受訪者提供

弘揚京劇藝術,表演人纔的培養是重中之重。作為全國政協委員,天津市青年京劇團團長趙秀君一直在為京劇後繼人纔的培養、京劇事業的傳承和發揚鼓與呼、思與謀、奔與走。

去年全國兩會上,趙秀君遞交提案,建議“整劇式”培養京劇人纔。這一想法,來源於他們舉辦張派名劇《西廂記》(改編本)傳習班。傳習班上,來自全國多個劇團的優秀張派青年演員集結在一起,由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葉少蘭先生擔任藝術顧問,著名劇作家劉連群先生擔任理論顧問,還有眾多帶教老師一對一教學,從理論、歷史、藝術等各個方面帶著學員走進京劇曲目背後的世界。只有更深入地了解這些京劇曲目,表演起來纔更得心應手。

“當時,匯報演出贏得滿堂彩。”看著臺上年輕的面龐扮上粉墨、穿上行頭,在婉轉悠揚的唱腔中將古老國粹演繹出青春風采,趙秀君激動之餘,也清晰地看到必須要將“口傳心授”的教學方法推廣出去。用一紙提案建言,用一次次精心實踐,趙秀君將“整劇式”培養京劇人纔銘於心、踐於行。

去年4月底,京劇《楚宮恨》表演人纔培訓班在津開班,來自全國9個省、市12家院團的50名學員,由該劇演出的原本人馬進行“整劇式”傳授表演。作為授課老師中的一員,趙秀君將40餘年的藝術沈淀傾囊相授,從戲裡到戲外,從吐字、發聲到唱腔、念白,再到人物情感的理解、表達,這不僅僅是技藝的傳授,更是精神的傳遞。

百教不如一練,百練不如一演。用劇目驅動京劇薪火相傳,讓趙秀君找到了發力的方向,與此同時,她不斷尋找新的課題,書寫高質量履職答卷。“全國政協委員是一份沈甸甸的責任,我們要在謀事、乾事、成事中體現價值。”以“新”意傳“心”意,面對即將到來的全國兩會,趙秀君做好了充分准備。她說,京劇人纔培養不僅需要“口傳心授”,還需要舞臺,“觀眾看戲,更多是衝著‘角兒’,有‘角兒’的演出,上座率一定高。市場化演出,可能會成為青年演員成長的桎梏,希望多出臺針對青年演員演出的補貼政策,同時鼓勵院團實行低票價惠民政策,吸引更多觀眾走進劇場,為青年演員捧場,讓青年演員成長在舞臺上,扛起大旗。”

下載津雲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關於北方網 | 廣告服務 | 誠聘英纔 | 聯系我們 | 網站律師 | 設為首頁 | 關於小狼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2-23602087 | 舉報郵箱:jubao@staff.enorth.cn | 舉報平臺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津B2-20000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20509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2120170001津公網安備 120100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