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北方網訊:“即將參會,心情很激動,我將認真履職盡責,積極獻良言獻良策。”全國人大代表、天津鋼管制造有限公司管加工事業部元通分廠主任工程師李剛說,“作為全國人大代表,我深感使命光榮、責任重大。一直以來,我比較關注的是電氣技術自動化和產業工人隊伍建設培養,以及百姓養老等民生問題。”

去年全國“兩會”期間,李剛代表領銜提出關於要建設國家鋼鐵低碳技術創新中心的建議。他表示,為了進一步實現“雙碳”目標,鋼鐵行業要通過技術手段創新來降低能耗;同時,要想改變整體格局,還需要通過國家層面,建立創新中心,整合推廣先進技術,支橕鋼鐵企業實現綠色高質量轉型發展。
“提完這個建議後,國家層面高度重視,積極展開調研,科技部和工信部兩個部門聯合給我的建議進行了答復。”李剛代表說道。


李剛代表告訴記者,“經過一年時間的調研,我不斷從實踐中總結經驗,學習行業內的優勢,帶動自身所在企業進一步創新發展。比如,去年一年,企業進行了設備的更新改造,實現了管端的自動尺寸測長。以前,這個工作都是靠人工,現在是通過機械手就能完成了,既高效又精准。另外,企業去年還實現了鋼管的自動打捆,這樣一來,打包質量提昇上來了,企業成本降低了,也減輕了人工的勞動強度。”

與此同時,經過一年的調查研究,李剛代表發現,隨著新技術的不斷湧現,技術人員要學習更多的網絡知識、智能運維、人工智能等方面的新知識,要掌握大數據、智慧平臺的數據監測分析等技巧。

“基於新場景、新技術的不斷出現,我認為人纔資源的儲備和培養對於企業發展至關重要。人纔就是發展,人纔培養的素質高低也關系著新技術是否能落地,是否能更快更好地發展。所以,今年還將提出有關於人纔培養方面的建議。”李剛代表介紹。

李剛代表表示,人纔的培養需要從理論和實踐兩方面入手,在擁有知識儲備的基礎上,去實踐、去應用、去創新,這樣可以不斷提高技術水平,進而推動整個行業和企業技術能力的發展昇級。(津雲新聞記者 田巧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