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延鋒座椅系統有限公司是國內汽車座椅領域排名第一的頭部企業,市場佔有率超過30%。去年,企業在天津武清的京清汽車產業園投資近6000萬,建設了座椅總裝廠,專供北京的北汽、小米、理想等“新勢力”車企。延鋒落地天津一年來發展如何?京津冀如何進一步優化區域產業分工和生產力布局,實現三地“共造一輛車”?請聽記者劉釗的報道:
(現場音:工廠現場音……壓混)
在延鋒座椅位於京清汽車產業園的廠房,工人們正在加緊生產一款名為“零重力”的汽車座椅,這款座椅專供北汽和小米的高端車型。延鋒(天津)座椅系統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岩介紹說:
(錄音:我們所謂這種零重力座椅是指模擬人在太空狀態下的這種失重狀態下,人的最自然的一種姿勢和狀態,通過電機的驅動調節座椅的姿態,會更加舒適。)
延鋒座椅總部位於上海,工廠多分布在南方,北方布局較少。王岩說:這款座椅之前一直在企業合作方的廠房生產,2024年北京訂單猛增,為了保證產能,企業決定自建廠房。
(錄音:北汽新能源,它是24年纔有的工廠,然後我們同時也去拿到了北汽新能源客戶的業務,北京小米也是從去年纔開始投產,我們同步也拿到了北京小米的客戶的業務。)
是在北京當地建還是在周邊?企業做了一番盤算。王岩說:他們最終將目光投向了天津。
(錄音:北京的整體人力成本要比天津的話要高出20%左右。如果說我們就單從房租來講的話,應該是差一倍。第二方面由於我們的零部件企業就在天津,如果說我建廠在北京的話,那麼我零部件也要往北京去運,我做成整椅再運到北京去,其實成本是基本一致的,所以說我們當時工廠就決策說是到天津這邊來建廠。)
當了解到企業有意願在武清建廠,武清區京清汽車產業園的服務團隊馬上行動起來,主動來到延鋒座椅位於上海的總部溝通服務。2024年當年企業就要生產,自建工廠肯定來不及,於是服務團隊選擇了區內已經建好的閑置廠房供企業挑選。京清汽車產業園企管部部長李炳華說:
(錄音:咱們園區有平時組梳理閑置廠房的相關的目錄,根據企業的需求,包括層高等級,還有空間的大小,給他相當於推薦了好幾個地兒。)
很快,延鋒選擇了一處距離企業零部件工廠較近的老廠房進行改造。服務團隊協調了電力、水務、環保等部門,僅用了一個月就完成了基礎設施改造,助力企業盡早投產。
截至目前,延鋒天津工廠已經運營近一年,月產汽車座椅2000套左右,2024年總產值6億元,按照今年訂單量測算,年產值有望突破10億元。王岩說:在這一年中,變化最大的就是零件配套半徑越來越短,運輸成本不斷降低。
(錄音:加熱墊我們是在周邊進行采購的,包括我們這個座椅裡面有一些舒適的懸掛系統,還有我們座椅的一些外觀件、塑料件是在我們就近這邊是采購的。整個我們在天津的佔比就變得很高了,能達到百分之60~70左右。)
這一變化,得益於京津冀三地汽車零部件企業更加緊密的聯系,這使得園區內汽車零部件產業鏈更完善。京清汽車產業園企管部部長李炳華說:
(錄音:我們園區通過引入延峰汽車座椅這個廠,內部也形成這麼一個小的生態鏈。就是瑞盛是做汽車座椅的骨架,然後博爾福也是做骨架那些衝壓件,供給延峰。海拉車燈是做給理想和奔馳供車燈的,然後科斐凱博是做汽車線束的,保光是做汽車的阻尼膠,咱們一共有19家汽車配件的企業。)
據了解,目前京津冀地區共有18家整車廠,為進一步提高零部件自給率,三地將共建京津冀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科技生態港。北京順義、天津武清、河北廊坊的三個園區目前正同步啟動建設。李炳華說:未來,京津冀三地將實現“共造一輛車”。
(錄音:生態港未來是既服務京津冀的18個整車廠,同時把其他區域的配件企業或者整車企業引入到咱們三個區域。咱們這三個區域叫做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天津園四梁八柱,叫做動力總成、底盤車身、汽車服務和智能網聯4個,還有細分的8個小行業,現在正在制定產業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