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北方網訊:今年1月至3月,“發現三地之美,共享精彩旅程——京津冀文旅資源推廣活動”將持續舉辦。記者了解到,在為期三個月的宣傳推介活動中,北京旅游諮詢服務站以京津冀文旅宣傳品為主要載體,盡展三地自然美景、人文景觀和歷史文化等旅游資源,助力京津冀文旅市場繁榮發展,讓更多人發現三地之美。其中,文旅資源豐富的薊州區精彩亮相,吸引了眾多市民游客駐足關注。
2025年是京津冀協同發展重大國家戰略實施十一周年,在“瓣瓣同心”的引領下,京津冀三地不唱獨角戲,奏響協作曲。作為天津北大門、北京東大門,薊州區處於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前沿位置。過去一年來,薊州區踐行“四個善作善成”重要要求,以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為戰略牽引,大力實施“1+4”工程,各項工作取得新進展新突破。
向“高”定位,創新思路堅持目標引領
一年一個臺階,一年一番變化,不變的是三地一體謀劃共同推進,打造高質量發展動力源的決心。
拿薊州區來說,過去一年,該區制定京津冀協同發展工作要點,謀實5個方面33項重點工作,組織全區61個區直單位和鄉鎮、園區分別從職能職責和發展特色入手,形成151項重點任務清單,豐富特色活動載體,排定項目推介、產業合作等20項特色活動,做到“月月有活動、季季有精彩”。
向“實”發力,多措並舉引入北京資源
牢牢抓住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這個“牛鼻子”,薊州區不斷提昇承接能力和水平,努力打造承接疏非功能“主陣地”。

記者了解到,薊州全區規劃建設了三大承接載體。10平方公裡的專業化承接平臺,集中承接首都休閑康養和科研院所資源。以經濟開發區為核心的產業承接平臺,投資10億元以上,完成新一輪基礎設施提昇,加快引進新質生產力企業。以薊州新城為核心的特色承接平臺,謀劃實施了總投資66億元的古城新城聯動更新項目,全面打造品質化城市,不斷拓展發展空間。
跑部委、訪京企,辦推介、搞展銷,各部門、鄉鎮園區面向北京招商接洽143次,簽約北京順天喚棋景樂園、中旅旅游景區運營等項目30個、協議投資28億元。在活躍對接北京、積極昇級載體平臺的基礎上,項目投資取得重大突破。圍繞央企總部、現代制造業、文旅、科創、教育、醫療、養老、金融等八大領域,高質量引入北京優質存量資源,項目落地率進一步提高。全年引進北京單位在薊州新設機構39個,完成市場化引入北京疏解功能資源項目投資額35.1億元。
向“心”用情,打造熱點激發文旅活力
“近年來,我們同北京市平谷區、河北省興隆縣等周邊地區交流密切,相互學習發展冬季旅游的先進經驗做法。攜手舉辦多項豐富多彩的冰雪活動,讓三地冰雪經濟熱起來,讓游客享受更高品質的冰雪游。”在京津冀冬季旅游文化季啟動現場,薊州區文化和旅游局黨委委員、二級調研員陳建賓說道。

薊州文化資源豐富、底蘊深厚,始終堅持文化賦能旅游、藝術體育點亮鄉村,積極打造文旅“一號亮點”,持續推進京津冀文旅深度融合發展。
旅游產品不斷豐富。“津門天路”、潮玩谷景區正式運營,溶洞球幕影院、“黑神話·悟空”取景地之一獨樂寺等熱點不斷,成功舉辦金秋旅游文化節、黃崖關長城馬拉松等40餘場文體旅活動,精品民宿達到405家,文旅品牌效應持續釋放。
行業聯動更加緊密。盤山風景名勝區牽頭與京津冀50家景區建立戰略合作關系,進一步加強三省市文旅行業聯動。緊密協同首都文旅頭部企業,建立資源共享、市場互動、客源互推合作機制,薊州文旅首次走進北京頤和園、奧體中心、首都機場等知名地標。
文旅客流持續增長。北京至盤山風景名勝區旅游直通班車開通,拓展春賞花、夏避暑、秋采摘、冬滑雪“四季主題”旅游線路32條,全年接待游客2640萬人次。開通2對旅游專列、8條周末旅游直通車,北京等外地游客佔比超過50%。
向“優”服務,品牌昇級拓展農品進京
就在幾天前,東趙各莊鎮500餘畝西紅柿喜獲大豐收,“大部隊”正排隊奔赴京津冀,成為當地餐桌上的“明星食材”。“我們創建了‘鳳之舞’高端果蔬品牌,積極與京津冀大型超市、農貿市場建立合作關系,進一步拓寬銷售渠道。另外,推出大棚特色采摘體驗活動,將農業與旅游業深結合。”東趙各莊鎮相關負責人介紹說。

好山好水好產品,薊州區不斷擦亮“薊州農品”區域品牌。目前,全區已建成國家級農業產業強鎮3個、落地國家級優勢產業集群2個,培育打造了生豬、肉牛2條10億元產業鏈和藍莓、山楂等5條億元產業鏈,綠色有機標志產品達到35個,綠色食品基地面積發展到17.6萬畝,薊州農品成為國家級區域公用品牌。去年,在京布局銷售網點140餘個、發展定制會員5000多家,農品進京銷售額突破13億元。
向“同”對焦,機制先行深化區域合作
在區域協同方面,薊州區積極發揮區位優勢,主動融入區域一體化、京津同城化發展格局。攜手通州、平谷、唐山、廊坊北三縣和興隆,在薊州成功召開聯席會議,簽署“京東黃金走廊”戰略協議,建立交通、產業、生態等六個“一體化”機制,為融入通州區和北三縣一體化高質量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

建立交通、產業、生態等六個“一體化”機制,更好融入通州區和北三縣一體化高質量發展。堅持“活動搭平臺、活動促協同”,舉辦桑梓西瓜、紅花峪桑葚等農品品牌主題展銷宣傳,開展“精彩三十年”京津冀鄉宿發展交流大會、“遇見美好”桃花詩會、古樹尋芳打卡行等文旅活動,舉行招商引資產業推介會,特色活動亮點紛呈、精彩不斷。
此外,平谷—薊州—興隆公交客運專線開通;京津冀“2366”教育合作交流活動舉辦;京津冀卒中救治、醫學影像智能聯網等醫療體系加快推進;城管領域簽署京津冀區(市)級城市執法協作框架協議;政務服務跨省通辦范圍不斷擴大,京津冀三地公共服務實現互利互惠長效化。
(津雲新聞記者 趙穎妍 實習記者 白思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