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晨光微露,全國人大代表、天津大學管理與經濟學部教授兼國際工程管理學院院長張水波的辦公室內已是一片忙碌。桌上攤開的文件、電腦屏幕上的數據圖表,以及他手中緊握的筆,都在“訴說”著即將到來的全國兩會重任。
作為國際工程管理領域的專家,張水波深知高等教育在人纔培養和國家戰略中的關鍵作用,尤其是在“一帶一路”倡議的推動下,對於具有國際視野和專業技能人纔的需求愈發迫切。因此,他始終將推動高校人纔培養作為自己履職的重要方向之一。
在天津大學的校園裡,張水波經常與學生們圍坐在一起,共同探討國際工程管理的最新動態和前沿技術。“要培養出適應‘一帶一路’建設需求的高端人纔,就必須不斷更新教學內容和方法,讓學生們在實踐中鍛煉成長。”他積極推動學院與國際知名企業和機構的合作,為學生們搭建起實習和就業的橋梁。在他的努力下,越來越多的學生走出國門,參與到“一帶一路”建設的偉大事業中。
對於張水波來說,2024年是充滿機遇與挑戰的一年。“我對‘一帶一路’沿線多個國家的我國相關投資和承包項目調研中發現,我國一些企業,尤其是部分大型企業正在努力通過外包安保業務和借鑒國外經驗,形成標准化境外工程安全管理體系,並取得了不錯的效果。”張水波認為,加強海外項目實施前的安保培訓,有助於更好服務“一帶一路”建設,這也是他持續關注的熱點話題。
在調研中,張水波還發現了一些普遍存在的問題。比如,一些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企業在投融資、建設和運營等方面缺乏專業人纔;一些高校在課程設置和教學內容上尚未完全適應這一需求。針對這些問題,他提出了多項切實可行的建議。他呼吁高校加強與國際工程領域的合作與交流,引進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方法;同時,政府應加大對參與“一帶一路”建設企業的支持力度,提供更多的政策優惠和資金扶持。
“我的職責不僅是發現問題、提出建議,更重要的是推動問題的解決。我將繼續發揮自己的專業優勢和人大代表的橋梁紐帶作用,為推動‘一帶一路’建設和高校人纔培養貢獻自己的力量。同時,我也將積極關注社會熱點問題,為人民群眾發聲、為國家發展建言獻策。”張水波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