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的指針劃進3月,中國迎來“兩會時間”。
這是屬於奮斗者的春天、創新者的征程。肩負著海河兒女的重托,滿載著高質量發展的成果,天津代表委員以昂揚之姿,奔赴春天的盛會。
過去一年,難忘溫暖的一幕被刻進了城市記憶。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天津,到基層看望慰問乾部群眾,真摯而深情的話語,叩響了這座城市奮進的足音。一年來,殷殷囑托早已化作精神動力、工作動力、發展動力。我們以奮斗為筆,以創新為墨,在新時代的畫卷上揮灑出了絢爛的天津篇章——回望征程:改革破冰勇毅前行,創新突圍動力奔湧,人民城市拔節生長。
熱氣騰騰的實踐凝聚著改革攻堅的成果,也湧動著向新而行的熱情。代表委員們既是見證者,也是推動者。翻開履職日志,他們的足跡遍布車間碼頭、田間地頭、社區街巷,用紮實的調研丈量民生溫度,以高質量的提案建議凝聚發展共識:
“胸前的證件,是信任,更是責任!”
“要為科技創新建言獻策,讓更多實驗室的‘硬核成果’加速轉化為生產線上的‘拳頭產品’。”
“繼續關注養老問題,把老百姓的心聲帶到全國兩會,讓更多幸福場景在街巷裡弄、普通家庭落地生根。”
東方風來滿眼春,奮楫揚帆正當時。站在新的起點,代表委員們滿懷豪情再出發,懷揣著這座城市“闖”的精神、“創”的勁頭、“乾”的作風,以履職行囊中的“民生清單”回應時代的考題。
草木蔓發,春山可望;渤海潮湧,腳步鏗鏘。這場春天之約,必將寫下氣勢磅礡的天津答卷!
深化央地合作 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走深走實

全國人大代表,通用技術集團董事長、黨組書記於旭波
“通用技術集團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天津重要講話精神,堅定不移服務重大國家戰略,勇擔央企使命、深化央地合作,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走深走實。”全國人大代表,通用技術集團董事長、黨組書記於旭波表示,過去一年,集團發揮先進制造與技術服務、醫藥醫療健康、貿易與工程服務領域的核心產業優勢,深入推進與天津“制造業立市”戰略對接,不斷融入天津市高質量發展“十項行動”。
在服務天津市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方面,集團牽頭成立天津市工業母機創新聯合體,聯合全國近百家裝備企業共同發起成立京津冀智能制造裝備產業聯盟,與天津大學等高校合作開展關鍵核心技術聯合攻關,積極打造機床領域國家級技術創新平臺和高端人纔聚集培養基地。在服務天津市醫療衛生體系建設方面,積極推進大健康產業在津布局,雙方合作取得一系列新成效。環球醫療依托在津業務平臺,持續打造標准化腎病醫療中心,提供腫瘤精准放療綜合服務。在服務天津市高水平對外開放方面,發揮全過程諮詢優勢參與天津經開區百億級綠色供應鏈產業基地項目,打造“綠色供應鏈新標杆,港產城融合新典范”。
“京津冀地區不僅是通用技術集團總部及各重要經營機構總部所在地,也是業務開發、戰略拓展、主業發展的核心區。”於旭波說,未來,集團將進一步深度參與天津市“十項行動”,全方位融入天津經濟社會發展大局,以高品質產品、高品質技術、高品質服務助推天津高質量發展,為天津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大都市貢獻更多的通用技術力量。
推動更多科技成果從實驗室走向生產線

全國人大代表、天津大學黨委書記楊賢金
“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天津時給予我們殷殷囑托。一年來,天津堅持把發展新質生產力作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著力點,推動創新鏈、產業鏈、供應鏈、資金鏈、人纔鏈深度融合。”昨日,全國人大代表、天津大學黨委書記楊賢金帶著滿滿的信心與期待赴京參會。
楊賢金告訴記者,科技創新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核心要素。天津大學在天津市的大力關心支持下,人纔培養質量不斷提高,服務天津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的能力不斷增強。天開高教科創園是落實天津市委、市政府“十項行動”的重要舉措。天津大學高水平服務天開高教科創園建設,在天開園已注冊企業118家,儲備可轉化的優質技術成果319項,由校友發起成立了50億元規模的母基金,涉及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制造、生物醫藥等重點產業。目前,天津永續新材料、天津恩特能源、佰鳥縱橫科技3家硬科技企業已經從天開園畢業,在西青、武清建立生產基地,實現規模量產,源源不斷為天津打造創新型城市貢獻力量。
“在天津大學,我們正積極推進全國重點實驗室等重大科技創新平臺建設,持續提昇科技創新能力;實施科技成果賦權改革,推進更多的科技成果從實驗室走向生產線,探索形成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的制度機制。未來,我們將繼續貫徹落實國家戰略和區域發展要求,借助天開園這個科技創新、成果轉化平臺,在發展新質生產力上勇爭先、善作為,為教育強國建設持續貢獻天大力量。”楊賢金表示。
守正創新 推動中醫藥高質量發展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中醫藥大學名譽校長張伯禮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中醫藥大學名譽校長張伯禮,從事中醫藥臨床、教育、科研工作50餘載,一直致力於推動中醫藥的高質量發展,培養中醫藥優秀人纔。
雖然已年過七旬,但是近年來,張伯禮依然在教室、診室和實驗室之間穿梭忙碌,他帶領團隊圍繞提高中醫藥臨床療效和說明白講清楚中醫藥作用機制做了大量工作,如今更期待將數字技術和先進制造等融入中醫藥創新發展。
天津中醫藥產業在全國處於領先地位。去年10月,由張伯禮擔任項目技術總師的現代中藥新質生產力科技創新工程正式啟動。“天津是中藥產業的重要基地,擁有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也在現代中藥研發和生產等方面積累了豐厚的資源和經驗。”張伯禮表示,面對新要求,接下來要做的就是通過科技創新和產業昇級來推動天津中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同時,深化產教融合,培育更多優秀的跨學科和交叉型中醫藥科技人纔。
“我們將牢牢把握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天津時提出的‘四個善作善成’的重要要求,逐步擴大基本公共服務供給,兜牢民生底線,全力推動中醫藥高質量發展,讓人民群眾不斷有新的獲得感。”張伯禮說。
在全市高質量發展大局中挑大梁強支橕作引領

全國人大代表、濱海新區區長單澤峰
“去年春節前夕,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天津並發表重要講話,在新時代天津發展進程中具有標志性裡程碑意義。國務院出臺了進一步支持濱海新區高質量發展等量身定制的政策措施,為新區發展提供寶貴機遇和有力支橕。”全國人大代表、濱海新區區長單澤峰說,“我們要沿著總書記指引的方向,在全市高質量發展大局中挑大梁、強支橕、作引領,真正體現為‘四個善作善成’的具體行動。”
單澤峰說,要在發展新質生產力上勇爭先、善作為,統籌推進創新策源和成果轉化,在新材料、合成生物等領域爭創全國重點實驗室,提昇濱科薈等科技服務平臺功能,支持新技術新場景應用示范。要在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開放上勇爭先、善作為,堅持以經濟體制改革為牽引,深入實施自貿區提昇行動,推進港產城融合發展,支持外資企業拓展鏈條,不斷塑造“五型”開放新優勢。要在推動文化傳承發展上勇爭先、善作為,按照習近平總書記“四個以文”重要要求,講好“濱海故事”,持續打造“向海樂活”特色文旅品牌,突出抓好郵輪經濟,賦能文旅深度融合。要在提昇城市治理現代化水平上勇爭先、善作為,堅持“精明增長、緊湊城市”理念,盤活存量、擴充容量,把城市更新與“三量”共進有機銜接,加快建設韌性安全濱海。
支持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 持續增進民生福祉

全國人大代表,市財政局黨組書記、局長吳麗祥
“去年春節前夕,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天津並發表重要講話,為我們做好財政工作注入了強大動力。”全國人大代表,市財政局黨組書記、局長吳麗祥表示,一年來,我市財政部門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進一步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責任意識,聚焦高質量發展“十項行動”和“三新”“三量”等重點工作,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強化資金統籌保障,為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天津篇章貢獻財政力量。
“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在發展新質生產力上善作善成’重要要求,我們持續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吳麗祥介紹,去年我市出臺天開園支持政策2.0版,安排科技創新市級支持資金24.5億元,進一步激發創新創業活力。積極參與國家重大科技戰略布局,安排專項資金支持重大創新平臺建設,在津全國重點實驗室達29家。支持京津冀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天津中心實體化運行,先進微納功能粉體材料項目等一批重大科技成果落地轉化。
“落實總書記諄諄教誨,我們用心用情保障和改善民生。去年安排資金78.9億元,支持天津市20項民心工程全面完成。”吳麗祥說,在就業方面,延續實施階段性降低失業保險費率政策,統籌就業補助資金13.9億元,穩定高校畢業生等重點群體就業;在教育方面,新增義務教育學位3.3萬個、普通高中學位9600個。全年民生支出佔一般公共預算和基金預算總支出比重超過70%。
全力打造為人民服務的民族企業

全國人大代表、天津榮程祥泰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會主席張榮華
不久前,全國人大代表、天津榮程祥泰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會主席張榮華參加了在京召開的民營企業座談會。她說,有幸近距離聆聽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囑托和諄諄教誨,深深感受到黨中央對民營經濟發展的關心、重視和支持,極大鼓舞了乾勁、提振了信心。
“過去一年,榮程集團錨定高質量發展航向,秉持實業報國之心,用心質選准題、用新質答對題、用芯智解難題,全力打造為人民服務的民族企業,在經濟增長、產業昇級、就業保障、鄉村振興及社會回饋等多領域發力,構建起多維度協同發展格局。”張榮華介紹,2024年,榮程集團堅持穩中求進,以“數智化轉型綠色低碳高質協同發展”為企業主線,深度融入“十項行動”,全力助力“三新”“三量”,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一、二、三產業結構實現0.03%、18.52%、81.45%,第三產業佔比同比增1.79個百分點。業務遍布國內及國外70個國家和地區,在中國500強排名躍昇至215位。
“2025年,我們將在黨和政府的關懷指導下,瞄准‘新’字求突破,以科技創新賦能鋼鐵產業昇級,緊扣‘拓’字出實招,以產業煥新培育更多市場增量,立足‘提’字見實效,以城市更新推動優增量、盤存量、提質量,向著打造世界一流民族企業的巔峰奮勇衝刺,為天津奮力開創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大都市新局面,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偉業貢獻榮程力量。”張榮華表示。
打造“津派文化”名片 讓京劇藝術持續煥發時代光彩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文聯副主席、市文聯主席孟廣祿
“習近平總書記在視察天津時提出了‘在推動文化傳承發展上善作善成’的殷切囑托,強調‘中國式現代化離不開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和弘揚’,對天津在‘堅持以文化人、以文惠民、以文潤城、以文興業’上展現新作為寄予厚望。”全國人大代表、中國文聯副主席、市文 聯主席孟廣祿說,過去一年,市文聯和全市文藝工作者牢記囑托、感恩奮進,自覺肩負起新的文化使命,努力書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大都市新篇章。
“市文聯專門制定印發了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推動文化傳承發展行動實施方案,努力在打造‘津派文化’名片、唱響‘河海津韻’上下功夫、見成效。”孟廣祿說,“我們聚焦精品創作,生動講好‘天津故事’,積極實施文化惠民工程,創建100個藝術家實踐基地。去年舉辦的天津相聲節、天津市中國戲劇梅花獎獲得者專場戲曲晚會活動等贏得觀眾好評。”
孟廣祿還結合舞臺實踐談到,2024年9月,在南開大學舉行的“把青春華章寫在祖國大地上”大思政課網絡主題宣傳和互動引導活動上,京劇《菩薩蠻·黃鶴樓》深受青年師生喜愛。上個月,在深圳市龍華區的演出中,由“孟廣祿工作室”指導和參與創作的兒童舞臺劇《哪吒鬧海新傳》,現場效果超乎預期。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有旺盛生命力的,文藝工作者要不忘初心、守正創新,創作更多符合藝術神韻、契合時代脈搏、貼合觀眾需求、適合傳播渠道的精品力作,讓京劇藝術持續煥發時代光彩。”孟廣祿說。
進一步強化做優增量 打好資產盤活攻堅戰

全國政協委員,市國資委黨委書記、主任張勇
“過去一年,市國資委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國有企業改革發展的重要論述和視察天津重要講話精神,把‘三量’工作作為國資國企改革發展的重要抓手,創新思路、深化路徑,積極打造‘金融工具箱’和‘服務工具箱’,進一步推動‘三量’工作走深走實,為國資國企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橕。”全國政協委員,市國資委黨委書記、主任張勇說。
張勇介紹,去年市國資委堅持分類施策盤活存量,以城市更新為重點盤活土地、房產,以產業煥新為導向盤活存量樓宇、低效產能,以發展新業態為著力點盤活老廠區老廠房“老字號”。全年40個重點項目全部開工或盤活,完成198萬平方米土地房產盤活,實現收入108億元。堅持集聚資源做優增量,通過開放合作、上市上雲、重組整合等途徑,推動形成一批優質增量。深入推進“十項行動”82項重點任務、72個重點項目的實施,重點項目投資累計達到1107億元。堅持綜合施策提昇質量,深入實施“育精培優”專項行動,一批二、三級企業做強做優,入庫企業增至89家,利潤總額超過72億元。深入推進降本增效精細化管理專項行動,市管企業成本費用利潤率增長2.7%,利息支出同比下降11.2%。
張勇表示,今年,將進一步強化做優增量,打好資產盤活攻堅戰。“善建善營”打造一批標志性資產盤活項目,重點推動浙昆大廈、六合國際等10個重點盤活項目開工;勸業場、環球磁卡廠區等10個社會關注度高的項目開業;海河柳林、一機床等13個城市更新項目按計劃推進;外引內育推動形成一批優質增量,深化與央企、外企、民企和國有企業之間產業鏈合作。苦練“內功”實施一批提昇質量專項行動,“育精培優”企業充實擴圍至100家。
投促機制新 津城項目興

全國政協委員、市投促局局長楊柳
春潮湧動,萬物競發,招商熱潮在津城處處湧動。去年春節前夕,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天津並發表重要講話,提出“四個善作善成”的重要要求,為剛剛成立的天津市投資促進局指明發展方向,全國政協委員、天津市投資促進局局長楊柳也倍感重任在肩。她表示,過去一年,該局積極創新機制、著力建強隊伍、狠抓項目推進,持續提昇服務水平,吸引更多優質企業落戶天津,取得全市產業項目到位資金3286.55億元、全年目標任務完成105.74%的成績,也為今年一季度超額完成產業項目到位資金奠定基礎。
市投促局如何為天津引來更多“源頭活水”?在楊柳看來,創新機制、建強隊伍是推動工作高效開展、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所在。“我們推出全新的‘投資促進工作質量效益評價體系’,首創‘進取指數’,更精准科學地激發全市投資促進系統的積極性。全市成立了市、區兩級投促部門,市級層面著眼於標志性大項目,與我市其他行業主管部門攜手為大項目高效配置資源,服務好項目落地,同時區級部門解決項目落地過程中的系列問題。在協同配合下,去年推動了108個高質量項目落地。”
過去一年,市投促局先後引入中國資源循環集團、國投生物制造創新研究院、新紫光北方總部等標志性大項目落地天津,它們如同“強磁場”,有望吸引更多優質資源來津,為城市發展集聚發展勢能。楊柳表示:“今年我們將繼續圍繞循環經濟、生物醫藥、人工智能、集成電路等產業進一步做好服務,在推動天津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展現新作為、取得新成績。”
支持促進民營經濟健康發展高質量發展

全國政協委員、市工商聯主席婁傑
“過去一年,我們對照‘一個戰略牽引’‘四個善作善成’重要要求,加強和創新思想政治引領,發揮‘三四五六’服務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工作機制,提出了工商聯貫徹落實舉措。”全國政協委員、市工商聯主席婁傑說。
婁傑介紹,在深入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方面,首次與市國資委聯合主辦京津冀國企民企握手對接會,推動成立京津冀重點產業鏈聯盟。在發展新質生產力方面,開展重點課題調研,促成市質檢服務商會成立新質生產力研促院、市津商會成立新質生產力工委會,推動中國銀行天津市分行推出“新質貸”“雙領貸”等金融服務方案。在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方面,首次配合高層出訪並在烏茲別克斯坦獨立舉辦大型經貿活動,承辦中國民營企業投資拉美和加勒比地區推介會。在推動文化傳承發展方面,探索推進天津工商博物館,傳承弘揚天津工商文化。在提昇城市治理現代化水平方面,聯合相關部門召開首屆天津市民營經濟法治建設推進會,推進“法官工作室”“商會調解委員會”“助企警務站”等工作,發布“津誠信商”信用品牌,引導民營企業守法清廉誠信經營。
婁傑表示,市工商聯將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民營企業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繼續發揮好橋梁紐帶和助手作用,圍繞促進“兩個健康”,創造性地為民營企業提供服務,引導廣大民營經濟人士胸懷報國志、一心謀發展、守法善經營、先富促共富,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石化新篇章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石化天津分公司代表、黨委書記王百森
牢記囑托、善作善成,作為一名政協委員和央企管理者,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石化天津分公司代表、黨委書記王百森深感責任重大、使命光榮:“過去一年,天津石化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天津重要講話精神,主動融入天津‘一基地三區’功能定位,堅持高質量發展、高水平開放,產業規模實現倍增,年繳納稅金超百億元,工業產值近千億元,世界級綠色石化基地畫卷壯麗鋪開,成為中國石化天津基地產業核心,為天津綠色石化產業鏈‘領航’,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石化新篇章。”
“我們爭做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排頭兵。”王百森介紹,去年,國家“十四五”重點工程天津南港乙烯項目高質量建成投產,中國石化天津基地乙烯產能達到250萬噸/年,成為中國石化乙烯規模最大的產業基地之一,煉油能力歷史性提至1600萬噸/年,助推天津精細化工和新材料產業發展走在全國前列。企業還在爭做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排頭兵上不遺餘力,他表示,京津雙城、前廠後院科創體制深度激活,綠色智造釋放發展新動能,建成國內石化行業首家無人智慧實驗室,南港乙烯成為全綠電工廠,獲評工業和信息化部卓越級智能工廠、石化行業水效領跑者標杆企業。
在高水平對外開放方面,過去一年企業的成績可圈可點。王百森說:“我們堅持用好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以南港乙烯為牽引,深化合資合作,眾多專精特新企業選址落戶,帶動千億級下游產業發展,形成一頭多鏈、集鏈成片、連片成群的‘產業+創新’生態圈。新的一年,我們將繼續擔當央企的社會責任,為中國式現代化貢獻石化力量。”
讓老百姓過上更好的日子

全國政協委員、河西區副區長孟冬梅
聽民聲、問冷暖、察民情,習近平總書記去年春節前夕來津視察,厚重的人民情懷,讓全國政協委員、河西區副區長孟冬梅至今記憶猶新:“民生是總書記最深的牽掛,一年來,我們將總書記牽掛的事作為‘頭等大事’,鉚足乾勁,讓老百姓過上更好的日子。”
過去一年,河西區通過盤活社會資源,不斷優化資源布局,全面保障新增學位供給,新建2所義務教育學校投入使用,教育公共服務的普惠性、可及性、便捷性不斷提昇。與此同時,建成全市首個區級“教聯體”,政府統籌、部門協同、學校主導、家庭盡責、社會支持的全方位育人格局基本形成,有效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健康成長。堅持以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為主線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區屬公立醫院與8家市屬三級醫院簽訂醫聯體合作協議,健康河西建設水平不斷提昇。堅持優化人口服務管理,持續擴大普惠托育服務供給,推動建成全市首家區級托育綜合服務中心,河西區成為全市首個入選建設國家兒童友好城市名單的行政區。持續加強婦女兒童、殘疾人關愛和權益保障,廣泛開展全民健身活動,完成城市綠道三期體育公園建設,全民健身場地設施實現社區全覆蓋。
為民造福無止境。孟冬梅表示,河西區將在就業、教育、醫療等群眾關注多的領域持續發力,開展更多的主動服務、提前服務、精准服務,補齊民生短板,辦好民生實事,不斷托舉起群眾穩穩的幸福。
堅定不移創新創新再創新

全國政協委員、飛騰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郭御風
“總書記要求我們‘在發展新質生產力上勇爭先、善作為’,飛騰不斷提昇科技創新能力,加快新質生產力發展,過去一年,研發投入超11億元,同比增長10%;專利申請量同比增長25%,累計芯片銷售量突破1000萬片。”全國政協委員、飛騰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郭御風說。
作為CPU研發設計“國家隊”,一直致力於通算處理器、智算處理器等高端芯片的研發設計和產業化推廣的飛騰,將“核心技術自主創新”視為生命線,“習近平總書記對發展新質生產力把脈定向後,更加讓我們堅定不移創新創新再創新。”郭御風介紹,2024年,飛騰與中國華電經過聯合研發,完成了國產DCS系統在兆瓦級發電機組的首次海外實裝投運。國電南自基於飛騰嵌入式CPU和服務器CPU自主研制推出的“華電叡藍”火電分散控制系統(DCS),在10月和12月分別於厄立特裡亞的Beleza(貝拉紮)電站和Hirgigo(赫吉格)電站成功投運。“天津地鐵11號線全線也是基於飛騰騰瓏E2000開發的AFC自動售檢票系統,我們產品研發速度從過去2到3年推出一款到一年之內就能推出1到2款CPU芯片。”郭御風說。
未來已來,當AI時代已經開啟。郭御風表示,飛騰將繼續銳意創新,未來將在智慧醫療、工業質檢等領域形成示范應用。
在創新發展之路上不斷求索

全國政協委員,麒麟軟件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諶志華
“麒麟軟件積極利用政策機遇疊加、協同創新和產業協作融合等優勢條件,與產業鏈生態伙伴強強聯手,在創新發展之路上不斷求索。”全國政協委員,麒麟軟件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諶志華表示。
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核心是創新。諶志華介紹,在產品布局方面,麒麟軟件采取百日攻關模式開展“好用工程”,提昇用戶體驗感、增強生態易用性、優化場景性能,持續推進產品迭代更新。除完成日常版本昇級優化之外,還發布銀河麒麟桌面操作系統(AI版),打造具備端側推理能力的桌面操作系統;針對金融、證券等實時交易需求突出的場景,推出具備低延時、高可用、交易增強、內核監控等特性的版本。在生態建設方面,持續開展“通用生態軟件提質計劃”“麒心硬件生態提質計劃”,推動國產自主產業生態加速形成。在科技創新方面,積極推進與信創海河實驗室的合作,同步應用軟件適配成果,開拓適配場景資源,聯合技術攻關和承接信創課題,共同打造行業信息化應用標杆,聯合打造適配攻關技術團隊與人纔儲備庫。在市場開拓方面,麒麟軟件已經連續13年位列中國Linux市場佔有率第一名。
諶志華表示,麒麟軟件將牢記總書記囑托,繼續加強科技研發和成果轉化,以“十年磨一劍”的堅定決心和頑強意志,築牢網絡安全與信息化堅實底座,為加快建設科技強國、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貢獻力量。
(記者 張立平 韓雯 張清 李楊 張雯婧 米哲 孟若冰 周志強 史鶯 徐麗 廖晨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