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席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的天津代表昨天赴京參會。 記者 馬成 攝
春潮湧動,使命在肩。3月3日下午,出席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的在津全國人大代表滿懷熱忱、啟程赴京。
過去一年,代表們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天津重要講話精神,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殷殷囑托、諄諄教誨,持續在深學深悟、善作善成上下功夫,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為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天津篇章作出積極貢獻。
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代表們精心准備議案建議,把一份份沾著泥土芬芳的調研筆記、關乎國計民生的改革方案裝入行囊中。
“這是萬眾矚目的盛會,我們要當好人民的‘代言人’。”全國人大代表、民革天津市委會秘書長周潮洪一年來穿梭在京津冀三地,行走在田間地頭,把一組組走訪數據和一篇篇調研感悟記在了本子上、寫進了建議裡——推動農業無人機發展、推進京津冀三地鹽鹼地綜合利用、完善反職業性別歧視政策體系……
去年,東麗區華明街道胡張莊村新建了26個設施大棚,引進了新品種,全國人大代表、東麗區華明街道胡張莊村股份經濟合作社黨支部書記、理事長楊寶玲在走訪中發現,如何讓這些新品種變成增收的新產品成為難題。今年全國兩會,楊寶玲帶來了建議——打通科技進村入戶“最後一公裡”,讓農民朋友第一時間用最好的技術種出最好的產品,“富腦袋”的同時實現“富口袋”。
疾馳的車輛化身民主實踐微縮場景。在去往北京的途中,代表們抓住每個機會交流所思所想,會議尚未開始,他們已提前進入狀態,“人民選我當代表,我當代表為人民”的莊嚴承諾正化作奔赴使命的鏗鏘足音。
“一定努力當好黨和國家聯系人民群眾的橋梁紐帶。”盡管今年已是赴京履職的第八個年頭,全國人大代表、天津立中車輪有限公司倉儲科五金備件組組長郭紅靜依然難掩激動。作為一名來自基層的代表,多年來,郭紅靜始終致力於為行業發展建言、為人民群眾發聲。今年大會上,郭紅靜准備再次為工友“發聲”,希望社會各界更加關注產業工人的職業發展,暢通產業工人成長通道,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學習培訓機制,讓產業工人的素質更好適應新質生產力的發展需求。
同為新時代產業工人“代言人”,全國人大代表、天津鋼管制造有限公司管加工事業部元通(分廠)主任工程師李剛堅持深入企業調研、與工友面對面交流。他說:“我將擔起人民賦予的光榮職責,為進一步推動產業工人、技術工人權益保護等建言獻策。”
“我既要把走訪調研得到的一些意見建議帶到會上,也要把來自天津教育、醫療、科研等領域的好經驗、好做法帶到北京,與全國各地的代表們相互交流、相互學習。”全國人大代表、天津醫科大學副校長艾玎表示,期待能夠為更多青年醫學人纔發聲,為青年醫學人纔培養貢獻力量。
進一步推進科技創新、鄉村振興、民生保障……這些植根實踐沃土的智慧結晶,將在首都的議政殿堂完成從民意到國策的昇華蛻變。代表們堅信,這場春天的盛會必將以制度優勢激活發展動能,用民主實踐詮釋江山本色。(記者 徐麗 張雯婧 張清 記者 馬成 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