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住津全國政協委員在赴京列車上討論提案。 記者 王倩 攝
共赴春天之約,共聚實乾偉力。一年一度的全國兩會即將啟幕。3月3日上午,住津全國政協委員肩負全市人民的重托和期望,搭乘“復興號”赴京參會。
今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規劃的謀篇布局之年。如何擘畫新的發展方向與前進路徑?赴京途中,委員們緊扣我市高質量發展“十項行動”和“三新”“三量”等重點任務,談成績、話發展,從推動京津冀區域一體化、京津同城化走深走實到天開高教科創園成為創新創業熱土,從天津成為假期全國熱門旅游目的地到不斷提昇城市治理現代化水平……大家熱烈討論,傾心暢談,心潮澎湃、豪情滿懷。
履職盡責 講好天津故事
履職已三年,但每一次奔赴北京參加“春天的盛會”,對於全國政協委員、臺盟市委會主委蔡欣來說,心情仍激動如初。“共商國是、共謀發展,這是一種光榮,更是一種使命。”蔡欣表示,作為民主黨派成員,一定要緊密結合自身實際,圍繞兩岸融合發展建言獻策,還要宣傳天津經濟社會發展的新成就、新舉措,講好天津故事,並將會議提出的戰略目標和任務細化分解為參政履職的具體工作計劃和行動方案,為助力中國式現代化建設貢獻智慧和力量。
連日來,全國政協委員、天津大學化工學院北洋講席教授楊全紅只要一有空,就會拿出隨身攜帶的相關建議文稿反復修改打磨。“這些內容我初步寫好後,一直在調研、修改、完善,努力為國家建設和天津發展精准建言獻策。”楊全紅說,今年,他就擴大實驗室安全保險覆蓋范圍、前瞻布局未來電池技術、推廣車電分離等議題准備提出意見建議,“我將以飽滿的熱情積極參會、認真履職,充分發揮委員作用,為國履職、為民盡責。”
傾聽民聲 傳遞信心力量
懷揣民聲“有備而來”。作為網絡作家,全國政協委員同時又是中華文化發展促進理事、天津新媒體商會副會長的周小平在每一次參加全國兩會之前都要通過互聯網做網民調查,他要將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帶到大會上,“今年,我收到了近600條網民留言,大家關注的有‘生育支持’怎樣減輕家庭負擔,還有互聯網時代如何築牢近視防控屏障等。”周小平表示,他要做全國兩會的連心橋,用“指尖”將收獲到的信心與力量傳遞到網民“心間”。
深入調研 發出更多“好聲音”
“今年,我將把聚焦點放在民營經濟發展、數字經濟以及人工智能等前沿經濟議題上,同時重點關注就業保障、醫療衛生等民生議題。”全國政協委員,恆銀金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江浩然表示,“我將積極引領企業加大自主創新的步伐,深化技術創新和產品研發,力爭在金融科技領域取得新的突破,為行業的繁榮發展以及民營經濟發展壯大貢獻更大力量。”
“環境資源界”被稱為全國政協“最年輕”的界別,作為該界別首批委員,市生態環境科學研究院副院長張志揚過去一年圍繞生態環境保護中心工作進行了大量走訪調研。其間,他聚焦交通運輸綠色轉型等專題,深入園區、企業等基層,傾聽社情民意,了解問題短板,並梳理形成對策建議,帶上今年全國兩會。“我將為生態環境保護事業發出更多‘好聲音’,為解決環境領域問題獻計出力。”他滿懷信心地說。
傳遞民生溫度,凝聚信心力量,奏響奮進強音。委員們紛紛表示,將充分發揮自身優勢,認真履職盡責,當好群眾“代言人”、做好百姓“傳聲筒”、畫好最大“同心圓”,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廣泛凝聚人心、凝聚共識、凝聚智慧、凝聚力量。(記者 劉平 韓雯 姜凝 孟若冰 史鶯 本報記者 王倩 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