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中展現新作為——天津代表委員熱議京津冀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天津日報 作者: 編輯:焦若玉 2025-03-05 07:25:00

內容提要:共赴盛會、共商國是。在今年全國兩會上,助力國家戰略實施成為天津代表委員熱議的話題。

  共赴盛會、共商國是。在今年全國兩會上,助力國家戰略實施成為天津代表委員熱議的話題。

  作為重大國家戰略,沿著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方向,京津冀協同發展在第一個十年裡從謀篇布局的“大寫意”到精耕細作的“工筆畫”,瓣瓣同心鑄就了新的區域發展增長極。這是一場接力跑,如今,步入第二個十年,京津冀該如何“鏈”出新活力、協作怎樣再昇級?立足崗位話舉措,紮實調研獻建議,代表委員們牢記總書記的囑托——“以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為戰略牽引,勇擔使命、開拓進取”。

  全國人大代表單澤峰:

  在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走深走實行動中展現新區擔當

  “我們要深入落實國家進一步支持濱海新區高質量發展的各項政策,推進區域一體化、京津同城化,在更好支橕京津冀發揮高質量發展動力源作用中展現新區擔當。”提到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走深走實行動,全國人大代表、濱海新區區長單澤峰堅定地說。

  單澤峰表示,要在四方面下更大功夫。一是下好“一盤棋”,加強與雄安新區、北京城市副中心聯動發展。將新區“十五五”規劃與京津冀協同發展“十五五”實施方案有效銜接,爭取更多綠色石化、生物醫藥等重大生產力項目向新區布局,做強京津協同港口服務中心和雄安新區服務中心,深化要素市場一體化、投資貿易便利化等改革。二是做強“動力源”,持續加強創新協同和產業協作。注重與北京、雄安新區空天技術資源對接,抓好聯想創新產業園、新智物聯科技感知產業園等重大項目建設,持續完善與懷柔科學城合作機制,做好北京中關村先行先試政策復制和科技園擴區工作。三是織密“聯通網”,紮實推進區域一體化。加快京濱城際、津濰高鐵等互聯互通項目和天津—石家莊中歐(亞)班列集結中心建設,打造金屬礦產資源儲運基地和循環資源集散中心。四是提昇“嵌入度”,服務京津同城化加速融合。進一步擴大政務服務事項“跨省通辦”范圍,強化教育醫療、社保服務協同發展,抓好北大醫療海洋石油醫院新院區建設。

  全國人大代表王志平:

  打好四張牌 協同發展加力提效

  “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天津時強調,以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為戰略牽引,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天津篇章。這為西青區做好各項工作指明了戰略方向。”全國人大代表,西青區委副書記、區長王志平說。

  牢記囑托、感恩奮進。西青區深入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走深走實行動結出新碩果。2024年以來,西青區以產業協同為主攻點,設立駐京科創中心,引進北京企業投資項目108個,泓德汽車玻璃等19家企業進入理想、小米等新能源汽車供應體系,同時,河北陸港等一批河北省項目落地;以科創協同為突破點,天開西青園與20餘所北京高校建立合作,轉化生物醫藥創新研發等北京項目30餘個;以區域協同為著力點,與北京市豐臺區建立全方位戰略合作,與北京市朝陽區、河北省邢臺市等地開展多領域協作。

  王志平介紹,2025年, 西青區堅持從全局謀劃一域、以一域服務全局,在京津冀協同發展上加力提效。打好“南站”牌,將天津南站科技商務區打造為鏈接京津冀協同發展和長三角一體化的重要結合點;打好“天開”牌,以天開西青園為支點探索“北京研發、西青轉化”新路徑;打好“經開”牌,推動更多京冀項目在西青集聚;打好“文旅”牌,推進楊柳青古鎮煥新,打造京津冀周末游重要目的地。

  全國政協委員王百森:

  在京津冀協同發展中貢獻石化力量

  綠色石化是天津12條重點產業鏈之一。近年來,天津石化主動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重大國家戰略,特別是去年年底,天津南港120萬噸/年乙烯及下游高端新材料產業集群項目一次開車成功並打通全流程,將有望帶動千億級下游產業發展,助力京津冀協同發展。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石化天津分公司代表、黨委書記王百森說:“我們以全局視野、系統觀念、‘鏈式’思維,科學構建產業布局,加快產業轉型昇級,加大協同發展力度,為保障京津冀能源安全、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增進民生福祉貢獻石化力量。”

  如何在協同發展中“鏈”出精彩?王百森表示,作為中國石化天津基地的產業核心,天津石化錨定“世界級、高科技、一體化”,充分發揮央企優勢,以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重大工程天津南港乙烯項目建設運營為新起點,搶抓機遇推動產業結構重大調整,助力世界一流石化產業基地建設,“我們還將持續擴大協同發展‘朋友圈’,唱響科技研發領域京津‘雙城記’,與中國石化北化院、石科院等在津布局的研發基地加強協同創新、產業協作,激活‘前廠後院’,在推動更多域內轉化的同時,積極引入河北誠信等優勢產業企業。

  “我們將爭當協同發展新標杆,發揮龍頭企業作用,以天津南港乙烯等重大項目基礎原料為依托,推動多種模式的合資合作,加速建成一批特色產能,落地一批新項目、好項目,打造共生互補循環發展的生態產業群,助力南港工業區成為央企北方重要生產基地、首都能源安全保障基地及京津冀化工新材料制造和成果轉化基地。”他說。

  全國政協委員秦斌:

  京津冀魯內河航運聯動 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實施以來,三地攜手下好“一盤棋”,讓流淌千年的京杭大運河重現昔日風采。全國政協委員,中交天津航道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總工程師秦斌格外關注京津冀地區水資源特別是京杭大運河的保護利用。“今年全國兩會,我帶著對京津冀魯內河航運發展的思考積極建言獻策。”他說,“天津通過京杭大運河支線、海河乾流等航道,可與河北、山東等地的內河網絡形成聯動。同樣,作為北方國際航運核心區的天津港,是京津冀‘海上門戶’,支橕區域大宗貨物運輸。如能通過海河航道實現海運與內河航運的無縫銜接,便可降低京津冀地區物流成本,塑造交通運輸新生態。”

  “自古以來,交通便是國家經濟發展的血脈。完善的交通運輸基礎設施網絡,不僅可以提昇運輸效率、降低物流成本,還可有力支橕運輸行業的綠色轉型。”秦斌介紹,據相關統計,水路運輸成本為0.07元至0.1元/噸公裡,在各類交通運輸工具中最為經濟,水運貨運量每提高1個百分點,可帶動物流成本降低0.4到1個百分點,助力更多企業跑出“加速度”。

  “與京杭大運河在山東省聊城市相交的徒駭河,由於河道淤積、水量減少,已基本失去航運功能。”秦斌建議,將京杭大運河北段與徒駭河聯通工程納入相關規劃,積極推動實施。

  “結合南水北調東線後續工程及規劃,研究解決相關河流通航的水源問題。通航後,可實現京津冀魯的內河航運網互聯互通,大幅提昇京津冀魯大宗物品水運貨運量,降低綜合物流成本,注入京津冀魯經濟高質量發展新動能,鞏固天津的中國北方國際航運中心地位,推動‘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他說。(記者 韓雯 米哲 王音 史鶯)

下載津雲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關於北方網 | 廣告服務 | 誠聘英纔 | 聯系我們 | 網站律師 | 設為首頁 | 關於小狼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2-23602087 | 舉報郵箱:jubao@staff.enorth.cn | 舉報平臺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津B2-20000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20509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2120170001津公網安備 120100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