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親臨天津港視察,作出“經濟要發展,國家要強大,交通特別是海運首先要強起來。要志在萬裡,努力打造世界一流的智慧港口、綠色港口,更好服務京津冀協同發展和共建‘一帶一路’”重要指示,為天津港發展指明前進方向。
今年兩會,全國人大代表、天津港第一港埠有限公司拖頭隊副隊長成衛東希望通過“以技數碳為抓手,培育和發展港口新質生產力”等建議,為世界一流智慧綠色樞紐港口建設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
在過去一年,成衛東積極履行代表職責,為天津港的智慧化、綠色化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他積極調研、走訪,在生產一線與工人們促膝長談,通過深入一線調查研究,掌握最真實的情況,了解人民群眾的急難愁盼,在交流中啟發學習,並把收集到的想法應用到團隊的技術創新。
“北方冬季氣溫低,港口新能源拖車存在電池續航裡程衰減等問題,我們一線員工提出是否可以在拖板上加裝額外的電池組,在牽引車拖掛拖板拉貨的過程中,給牽引車充電,同時也能給拖板提供電能。”成衛東介紹說。
去年,“成衛東勞模創新工作室”團隊成員從業務需求入手,完成“哈工牽引車供電系統改造”等技術創新15項,從點到面打通生產過程中的問題堵點,進一步提昇港口機械設備使用效能,優化現場操作的工藝流程。
不久前,天津港集團順利實現6臺智能網聯汽車成功在天津港東疆港區公開道路示范應用,並通過專業級平行駕駛座艙系統實現了1控6的遠程控制能力,為智能網聯車的規模化運行提供了更加強大的安全和技術保障。有著“拖車王”光環的成衛東十分感慨:“我們這代人有幸見證了港口技術發展與產業變革,未來如何將前沿技術與港口生產要素緊密融合,是值得普遍思考的問題。”
為此,今年的全國兩會,成衛東的建議希望從科技創新、數據管理、雙碳管理三個方面,推動建設世界一流智慧綠色樞紐港口,將這些前沿技術和顛覆性的技術和港口的生產要素緊密地融合起來,讓建設世界一流智慧綠色樞紐港口落地落實。
在培育和發展港口新質生產力的過程中,港口產業工人要發揮什麼樣的作用?如何適應新技術、新設備?隊伍改革如何推進?這些問題成衛東同樣關注。他認為,科技進步帶來的人工智能技術蓬勃發展,為港口行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今年DeepSeek橫空出世,我們天津港集團第一時間進行了大模型本地化部署,這也充分說明港口產業工人向創新型轉型已是大勢所趨、迫在眉睫,我們要在不斷完善提昇自身崗位技能的基礎上,不斷學習新知識掌握新本領,不斷讓自身的工作永葆創新的活力,纔能成為有理想守信念、懂技術會創新、敢擔當講奉獻的復合型人纔。”
再次以港口產業工人的身份,作為全國人大代表赴京參會,成衛東感到責任重大、使命光榮。他將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履行代表職責,認真審議各項報告,積極建言獻策,當好國家發展的“建言者”,同時要把會議精神第一時間帶回港口、傳達到基層,讓會議精神在百裡港灣落地生根。成衛東說:“中國式現代化離不開產業工人的現代化,作為新時代港口產業工人的代表,我要帶領大家,腳踏實地、奮勇創新,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天津重要講話精神,沿著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方向,在世界一流港口建設上善作善成,把港口生產和前沿科技有效結合起來,努力在中國式現代化的新征程上,以港口產業工人的實際行動為高質量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