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北方網訊:近日,受寒潮影響氣溫下降,天然氣需求激增。作為京津冀地區冬季天然氣調峰保供的中流砥柱,大港油田儲氣庫群11座地下儲氣庫迅速響應,通過優化調整井間氣量和生產制度,全力守護“民生溫度”,為兩會的平穩召開營造更加穩定環境。

為積極應對此次寒流,大港油田儲氣庫群按照上級指令,將日采氣量上調至1725萬立方米,以滿足區域內急劇增長的用氣需求。采氣末期,庫群108口采氣井壓力逐漸降低,各儲氣庫作業區緊密協作,綜合運用多種調控手段,從設備維護、氣量調配到安全監測,全方位、系統性地合力部署保供工作,力求做到天然氣供應的安全、平穩、高效,確保兩會期間民生用氣無懮。

一直以來,大港油田儲氣庫群肩負著為京津冀地區提供天然氣能源保障的重任。其日最大采氣調峰能力達3300萬立方米,在冬季用氣高峰時,供應量佔北京用氣高峰量的近五分之一。自投入運營以來,歷經24個注采周期,安全平穩運行近9000天,累計注采氣量超700億立方米,是京津冀地區天然氣穩定供應的主力軍。

為提昇儲氣庫群的調峰能力,大港油田自完成上一輪注氣任務後,迅速啟動注采轉換工作,僅用10天便順利完成。在采氣生產過程中,推行“一井一策”精准管理模式,優化增產措施,多方協調聯動,確保采氣動力充沛、通道暢通、氣庫安全。今年,庫群先後有84口注氣井參與作業,最高日采氣量達2938萬立方米,連續39天超過2000萬立方米采氣生產,截止目前已完成采氣18.86億立方米。

此外,大港油田還未雨綢繆,實施儲氣庫工作氣量提昇行動,加速推進在役儲氣庫擴容增產以及板深 37、千米橋、埕海等新儲氣庫的研究建設。未來,大港油田儲氣庫群冬季日調峰能力有望提昇至3500萬立方米以上,將為滿足京津冀地區日益增長的清潔能源需求提供更為堅實的保障 。(津雲新聞記者 趙穎妍 實習記者 白思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