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天津視察時提出“在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開放上善作善成”的重要要求。一年來,全市上下牢記總書記殷殷囑托,立足改革開放先行區的功能定位,守正創新、開拓進取,錨定目標、敢為人先,紮實實施高質量發展“十項行動”和“三新”“三量”工作,激蕩起發展的一池春水,匯聚了奮進的無窮力量。
“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在要素保障、科技創新、改革開放先行先試等方面制定支持政策”……今年全國兩會上,“改革”與“開放”再次成為政府工作報告的高頻關鍵詞。如何在持續推動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擴大開放上謀求新突破?天津代表委員談思路、提建議、謀實招,共話用好“關鍵一招”。
全國人大代表於旭波:
充分發揮在津產業優勢 加大在津投資布局力度
“天津區位優勢明顯,產業基礎雄厚,創新資源集聚,營商環境優良,央企在津發展大有可為、未來可期。”全國人大代表,通用技術集團董事長、黨組書記於旭波表示,下一步,集團將充分發揮在津產業優勢,加大在津投資布局力度,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煥新深度融合,以集團主業的高質量發展為天津“十項行動”走深走實、為京津冀協同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繼續加大研發資源傾斜,充分發揮集團在津機床產業總部、天津研究院、制造企業等資源優勢,持續推動與天津大專院校、科研院所、相關企業的深入合作,協同推進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把天津打造成為集團機床產業發展的主陣地、創新的策源地,助力天津加快形成更多新質生產力。搶抓“兩新”政策機遇,加強與重點領域用戶、產業鏈上下游優勢創新企業的協同合作,加快高端產品開發和產品結構昇級。
聚焦新質生產力發展要求,加快布局醫藥與醫療器械領域。依托天津大學等高校及科研院所的科研資源與技術儲備,通過共建聯合實驗室、成果轉化平臺,推動創新藥、高端醫療器械研發及產業化項目落地,助力京津醫藥谷建設。
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積極服務天津培育壯大更多新型消費場景。依托集團所屬郵電器材在智慧場景構建及現代物流體系領域的產業優勢與資源積淀,為天津人民打造覆蓋人車屋全智慧場景生態服務。同時,以天津自貿試驗區、天津港為支點,探索跨境電商、數字貿易等新業態,整合港口物流、金融創新等優勢資源,加速國際化業務布局,推動“雙循環”戰略落地。
全國政協委員黎昌晉:
破解融資難題 為小微企業增活力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有效激發各類經營主體活力,加大對民營企業、小微企業的融資支持。習近平總書記在民營企業座談會上指出,紮紮實實落實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繼續下大氣力解決民營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
小微企業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全國政協委員黎昌晉在調研中發現,黨中央、國務院始終高度重視小微企業融資工作,出臺多項政策措施統籌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但與企業創新發展的需求相比,仍存在小微企業金融產品供給不足、融資成本依然較高、融資盡職免責評價機制不夠完善等問題。他提出,要進一步加大支持小微企業融資力度,為企業添動力、增活力。
黎昌晉建議,推動銀行機構創新產品和服務,通過監管考核機制推動銀行機構內部構建起支持小微企業的資源傾斜機制,開發差異化信貸產品,如“研發貸”“鄉村振興貸”等,整合不同部門數據資源,提昇小微企業便捷融資獲得感。多措並舉壓降小微企業融資成本,完善政策激勵機制,適當增加支農支小再貸款規模,縮短小微企業融資鏈條,開展“信貸+保險”合作,推廣貸款保證保險,構建“政府引導+銀行授信+機構擔保+風險共擔”四位一體的普惠金融風險緩釋機制。同時,進一步完善盡職免責制度,制定量化免責標准,明確免責清單,切實為基層信貸人員松綁減負,解除信貸人員的後顧之懮,激發金融基層機構敢貸願貸的動力。
全國人大代表單澤峰:
爭做全面深化改革主力軍 著力構築對外開放主平臺
全國人大代表、濱海新區區長單澤峰表示,新區要牢記改革開放先行區第一定位,堅持以經濟體制改革為牽引,統籌推動標志性改革舉措落地見效,全方位擴大“五型”開放,著力打造我國北方地區聯通國內國際雙循環的重要戰略支點。
“濱海新區作為依海而生、向海而興的開放城市,擁有刻在骨子裡的改革基因,具備天然開放氣質與開放優勢。”單澤峰說,要堅持改革和開放雙輪驅動。一方面爭做全面深化改革主力軍。深化經營主體改革,高質量完成國有企業改革深化提昇行動,支持民營企業參與重大項目建設;深化要素市場化改革,推行工業用地“標准地”出讓,創新網絡貨運、多式聯運等物流組織模式;深化管理體制改革,深入實施政務服務扁平化改革,加快“濱海通”“1+3+N”智慧化運行“一張網”體系建設。另一方面著力構築對外開放主平臺。厚植“通道型”開放新優勢,深入推進港產城融合發展,加快建設世界一流智慧綠色樞紐港口;構建“平臺型”開放新格局,發揮五大開發區開放主力軍作用,支持外資企業增資擴產;打造“制度型”開放新高地,實施自貿區提昇行動,加快金融運營創新示范區建設。拓展“都市型”開放新空間,全面實施國際消費新高地、國際消費新平臺等8大工程,突出抓好港口貿易、平臺經濟等8條產業鏈;激發“海洋型”開放新活力,推動臨港產業成龍配套,提昇航運服務產業能級。
全國政協委員張勇:
提昇核心競爭力 高質量打好國企改革深化提昇行動收官之戰
深化國資國企改革,對於鞏固公有制主體地位、更好發揮國有經濟戰略支橕作用、確保黨長期執政和國家長治久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市國資委始終堅持在發展中解決問題,在深化改革中培育發展動能,截至目前,國企改革深化提昇行動主體任務已完成81.8%。
“今年,我們將高質量打好國企改革深化提昇行動收官之戰,以增強核心功能、提昇核心競爭力為重點,推動功能使命性改革任務有效落實,體制機制類改革任務‘形神兼備’,促進‘放得開’與‘管得住’相結合,著力提昇國資國企在經濟發展、城市運行、稅源培育中的支橕作用,努力使國資國企發展成為財力支橕點、經濟增長點。”全國政協委員,市國資委黨委書記、主任張勇說。
張勇表示,市國資委將深入推進分類改革,按照經營類、功能類、公益類、金融類企業的不同定位,“一業一策”推進國企改革。著力在增強國企“三個作用”上下功夫,健全有利於企業原始創新的制度安排,打造一批科技型企業改革尖兵。著力在激發國企內生動力活力上求實效,深化市場化經營機制改革,推動末等調整和不勝任退出相關制度普遍推行,健全完善“一企一策”分類考核評價體系,推動符合條件的企業建立中長期激勵機制。著力在完善管理監督體制機制上補短板,圍繞管好黨的建設、管好國有資產、管好國企安全,築牢國有資產安全的防線,推動國有資產保值增值。(記者 孟若冰 張清 劉平 米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