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牢實體經濟這個根基——用好總書記全國兩會上指導的方法論(一)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新華網 作者: 編輯:靳永鋒 2025-03-08 08:22:02

內容提要:習近平總書記日前在參加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江蘇代表團審議時強調:『抓產業創新,要守牢實體經濟這個根基,堅持推動傳統產業改造昇級和開闢戰略性新興產業、未來產業新賽道並重。』

習近平總書記日前在參加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江蘇代表團審議時強調:“抓產業創新,要守牢實體經濟這個根基,堅持推動傳統產業改造昇級和開闢戰略性新興產業、未來產業新賽道並重。”

這一重要論述,深刻把握實體經濟發展面臨的“時”與“勢”,闡明產業創新立足的基准點與戰略方向,把我們對經濟發展規律的認識提昇到了新的高度,為我國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紮實推動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科學指引。

“實體經濟是一國經濟的立身之本,是財富創造的根本源泉,是國家強盛的重要支柱”“一個國家一定要有正確的戰略選擇,我國是個大國,必須發展實體經濟,不斷推進工業現代化、提高制造業水平,不能脫實向虛”……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實體經濟在國民經濟發展中的重要地位,作出了一系列事關長遠的重要部署。

方向明確了,腳步就更紮實。翻開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一組組沈甸甸的數據,勾勒出我國經濟增量大、質量高、基礎牢、勢頭好的高質量發展新圖景——中國年度GDP總量接近135萬億元,對外貿易規模創歷史新高,制造業投資增長9.2%,新培育一批國家級先進制造業集群,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增長8.9%,新能源汽車年產量突破1300萬輛……

實踐充分證明,中國經濟列車“穩”的態勢鞏固延續,“進”的步伐堅實有力,靠的正是實體經濟的堅實底盤和科技創新的強勁引擎。下一步,要繼續守牢實體經濟這個根基。

我們欣喜地看到,聚焦守牢實體經濟這個根基,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作出一系列新部署——

深化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融合發展試點,加快發展服務型制造;加快制造業重點產業鏈高質量發展,強化產業基礎再造和重大技術裝備攻關;深入推進制造業“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工作,加強全面質量管理,打造名品精品、經典產業……

多年堅守化工、物流等領域的全國人大代表、傳化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徐冠巨表示,這些舉措著力補短板鍛長板,有助於夯實發展基礎,做厚產業“家底”,一定能推動實體經濟強基固本、枝繁葉茂。

守牢實體經濟這個根基,必須推動傳統產業改造昇級。

我國傳統產業體量大,在制造業中佔比超過80%,在產業鏈供應鏈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也是接續新產業的基礎、形成新質態的關鍵,不能簡單當成“低端產業”一退了之、一關了之。

在福建晉江,通過大數據智造平臺為智慧工廠實時“投喂”生產數據,打造紡織鞋服智能化供應鏈;在安徽池州,貴池船舶工業基地內企業新增投資向“新”發力,全力推動船舶由“制造”轉向“智造”……在多地的探索與實踐中,傳統產業“老樹開新花”的現象比比皆是,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加速轉型的趨勢愈加明顯。

守牢實體經濟這個根基,必須布局戰略性新興產業、未來產業新賽道,佔據競爭制高點、塑造新優勢。

從人工智能大模型百舸爭流、異軍突起,到人形機器人加速走向應用,一段時間以來,一批現象級高科技產品不斷湧現,為我國新產業拔節生長、新動能不斷積蓄寫下生動注腳。

提出“具身智能”“6G”“人工智能手機和電腦”等新詞,作出“建立未來產業投入增長機制”等部署……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強調“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引發代表委員的熱議。

在全國政協委員、飛騰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郭御風看來,當前加快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關鍵在於強化人工智能協同創新,推動“人工智能+”在千行百業實現高水平應用。

產業有新有舊、有大有小,都是現代化產業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發展實體經濟過程中,堅持傳統產業和新興產業並重,體現了習近平經濟思想中的辯證思維、系統觀念,也考驗著各地各部門的政策定力與智慧。

“把培育新動能與昇級傳統動能更好結合起來,加力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國家發展改革委主任鄭柵潔6日在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經濟主題記者會上介紹,一方面,國家發展改革委近期將設立國家創業投資引導基金,做優做強做大創新型企業;另一方面,將分行業出臺化解重點產業結構性矛盾的具體方案,推動落後低效產能退出,擴大中高端產能供給,讓供給側更好地適應市場需求的變化。

習近平總書記曾經指出,我國經濟是靠實體經濟起家的,也要靠實體經濟走向未來。

代表委員們普遍認為,守牢實體經濟這個根基持續發力,伴隨傳統產業“舊貌換新顏”,新興產業、未來產業不斷發展壯大,高質量發展的動力將會更充沛,中國經濟必將煥發更加蓬勃的生機。

下載津雲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關於北方網 | 廣告服務 | 誠聘英纔 | 聯系我們 | 網站律師 | 設為首頁 | 關於小狼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2-23602087 | 舉報郵箱:jubao@staff.enorth.cn | 舉報平臺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津B2-20000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20509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2120170001津公網安備 120100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