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持續提昇城市治理現代化水平上取得新成效 —— 天津代表委員共話超大城市治理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天津日報 作者:周志強 徐麗 姜凝 編輯:李梓涵 2025-03-09 07:17:00

內容提要:去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天津時深刻指出,『提高城市治理現代化水平是建設現代化大都市的重大任務』,對天津提出『在提昇城市治理現代化水平上善作善成』的重要要求。一年來,全市上下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踐行人民城市理念,加強民生服務保障,堅持走內涵式發展路子,推進大城細管、大城智管、大城眾管,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渤海之濱的天津,是一座有著1300多萬人口的超大城市。

  去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天津時深刻指出,“提高城市治理現代化水平是建設現代化大都市的重大任務”,對天津提出“在提昇城市治理現代化水平上善作善成”的重要要求。一年來,全市上下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踐行人民城市理念,加強民生服務保障,堅持走內涵式發展路子,推進大城細管、大城智管、大城眾管,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就深入實施新型城鎮化戰略行動、提昇超大特大城市現代化治理水平、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等作出部署,天津代表委員討論熱烈。大家圍繞持續提昇城市治理水平,結合自身工作實踐,話思路舉措,談意見建議。

  全國人大代表吳麗祥:

  積極發揮財政職能 落實落細重點任務

  “我們持續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天津重要講話精神,積極發揮財政職能,高效統籌財政資源,助力加快提昇城市治理現代化水平。”全國人大代表,市財政局黨組書記、局長吳麗祥表示。

  聚焦服務保障高質量發展“十項行動”,市財政局認真梳理了今年部門重點工作任務,全力確保落實落細。在提昇城市治理現代化水平方面,主要圍繞保障和改善民生、統籌推進城市更新和鄉村全面振興、強化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創新、加強韌性安全城市建設等加大支持力度。

  吳麗祥介紹,今年要進一步健全民生領域投入保障機制,支持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推進基本公共教育服務覆蓋全民、優質均衡,強化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能力。

  在城鄉建設領域,積極拓寬市政基礎設施建設資金籌措渠道,統籌支持做好城市更新、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市政設施養護等,加強城市管理資金投入,補齊城市運行服務短板,加大對農業農村投入力度。

  “我們將強化落實市級保障責任,推動各區強化基層黨建治理、社區和村級組織運轉等方面資金保障,助力提昇基層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支持加強法治社區、法治鄉村、法治文化和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吳麗祥說。

  此外,財政將積極保障韌性安全城市建設,支持加強重點行業、重點領域、重點部位安全監管,推進城市地下管網設施建設改造,支持強化防災減災救災能力建設,支持更高水平平安天津建設。

  全國人大代表張志勇:

  推進信息化數字化 加強地下空間治理

  近年來,我國城市地下空間開發呈現規模化發展態勢。“與地上相比,地下空間開發難度大、運營要求高、安全隱患多且隱蔽。特別是隨著各類綜合體的開發,城市地下空間生產、生活場景日益豐富,積極運用數字信息技術提昇地下空間治理和城市運營管理水平勢在必行。”全國人大代表,中國鐵塔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張志勇表示。

  面對智慧城市建設需求,地下空間開發利用實現信息化數字化,可以讓人們不受空間限制、“無感”地享受統一連續的數字服務。對此,張志勇建議,應當進一步完善信息基礎設施、加強數據治理與融合、強化地下空間安全保障與應急管理。

  “目前,地下空間仍存在很多4G/5G信號無覆蓋、弱覆蓋區域。”張志勇說,應合理規劃建設數字基礎設施,加快5G網絡在地下空間的部署,確保地下空間內通信信號連續穩定、高質量。同時,要積極推動信息通信、物聯網、人工智能、北斗定位、地下導航等技術在地下空間的應用推廣。

  地下空間開發利用涉及規劃、電力、通信、給水、排水、熱力、燃氣等多個部門。針對各部門數據分散存儲問題,張志勇建議制定地下空間數據統一標准,明確技術規范,打破數據孤島,確保不同部門數據兼容對接、准確可靠。此外,加強地下空間安全防范體系建設,及時排查發現安全隱患,對於事故能夠精准定位、快速處置,更好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和設施設備安全。

  全國政協委員王中良:

  錨定城市治理需求 加強高校學科支橕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一體推進教育發展、科技創新、人纔培養。“我們將錨定未來需求,優化學科建設和人纔培養,加強重大理論和技術問題研究攻關,為推進城市治理現代化貢獻高校力量。”全國政協委員、天津城建大學校長王中良表示。

  “目前我們已形成城市更新與社區空間規劃營造、大數據與智慧社區治理、社區公共服務治理與政策分析等學科團隊,將人工智能、大數據、安全防災、經濟學等學科結合,應用於城市精細化管理、社區應急管理,賦能城市更新。”王中良介紹,學校還積極推進產教協同,如現代城市建設產業學院打造了“城建領域技術前沿+建築行業產教融合+行業人纔就業創業”新型復合人纔培養鏈。

  王中良表示,下一步,要緊密圍繞智能建造、韌性城市、節能環保、新能源新材料等天津城市治理中的關鍵領域,進一步優化學科專業設置;加強城市規劃、城市管理、城市經濟、環境科學等相關專業建設;打破學科壁壘,促進土木工程、環境工程等傳統優勢學科與新興學科的交叉融合,為城市治理提供創新解決方案。同時,要以問題和需求為牽引,聚焦國家所需、天津所需,充分發揮該校現有32個國家級、省部級創新平臺的作用,開展原始創新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在紅色文化遺產保護、人工智能及數字城市、綠色低碳城市運營、城市治理與空間品質更新等領域,集中力量攻克更多技術難題。(記者 周志強 徐麗 姜凝)

下載津雲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關於北方網 | 廣告服務 | 誠聘英纔 | 聯系我們 | 網站律師 | 設為首頁 | 關於小狼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2-23602087 | 舉報郵箱:jubao@staff.enorth.cn | 舉報平臺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津B2-20000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20509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2120170001津公網安備 120100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