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昨天(8),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開啟第二場“代表通道”。全國人大代表、東麗區華明街道胡張莊村股份經濟合作社黨支部書記、理事長楊寶玲亮相,分享和鄉親們一起實現鄉村振興、走出綠色發展之路的動人故事。來聽記者董朗的報道:
楊寶玲代表走上通道後,中國婦女報全媒體記者提問:
(錄音:您紮根農村基層40餘年,請問您是如何和鄉親們一起讓一個貧窮落後的村莊舊貌換新顏的?)
楊寶玲說,44年前,她從山東遠嫁天津,那時的胡張莊被稱為“天津北大荒”。2006年,她當選村主任,2010年當選村黨支部書記,帶領鄉親們致富奔小康。這些年,她堅守這份初心,和鄉親們一起,逐步找到了打開綠色發展之路的金鑰匙:
(錄音:第一把金鑰匙,就是讓葡萄藤結出“致富果”。以葡萄這個優勢產業為抓手,通過引進大棚種植項目和葡萄酒廠、建立營銷網等措施,2021年,我們胡張莊葡萄完成了國家綠色食品認證,並被列入全國的“一村一品”創建名錄。
第二把金鑰匙,就是讓鹽鹼地種出“豐收苗”。我們堅持一手抓葡萄種植、一手抓水產養殖,不斷發展壯大集體經濟,使昔日的鹽鹼地變為鄉親們發家致富的“綠色銀行”。
第三把金鑰匙,就是讓“北大荒”種出“幸福花”。目前,我們胡張莊村正在打造集田園風光、休閑采摘、文化旅游、教育研學為一體的“沽上田園”項目。如今的胡張莊,早已實現了“考上大學的學生有獎勵、群眾養老有保障、困難群體有關懷”的目標。)
走下代表通道,楊寶玲依然十分激動。她說,紮根胡張莊40多年,對這片土地愛得深沈,願意堅守在這裡,繼續為鄉村振興事業貢獻力量:
(錄音:作為一個代表,一定要知道自己有責任,要代表著各行各業,要在群眾當中發揮代表作用。一定要用心用力用情地為民辦好事,積極帶領大伙走好鄉村振興發展的道路。我會盡最大的努力,領著我們全體老百姓擼起袖子加油乾!)(記者董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