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向奔赴——政企懇談會釋放營商環境昇級強信號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天津日報 作者:岳付玉 編輯:姜雯馨 2025-03-27 07:09:00

內容提要:仲春時節,渤海灣畔的聯想天津創新產業園內,一場承載著發展期盼的政企對話如期展開。

  仲春時節,渤海灣畔的聯想天津創新產業園內,一場承載著發展期盼的政企對話如期展開。

  昨天,市發展改革委組織的2025第二期民營企業調研座談會在此舉行。來自智能制造、數字經濟、生物醫藥等領域的十餘位企業家代表,帶著政策落地的熱望與產業昇級的思考,與政府部門展開深度交流。這場在天津市進一步推動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大會後立即啟動的座談,激蕩出津門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的強烈信號。

  調研活動選在聯想天津創新產業園絕非偶然。這個集黑燈工廠、綠色生態、智能中樞於一體的全球總部,向參觀者展開智能制造的立體圖景:機械臂在無塵車間精准起舞,數字孿生系統實時監控能效,光伏幕牆將陽光轉化為綠色動能。不難看出,選擇這裡開場,就是要讓企業感受產業昇級的真實脈動。產業園今年首季產值預計突破32億元,同比翻番的增長曲線,恰是天津信創產業蓬勃發展的生動注腳。

  市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劉濤開門見山地說:“今天不是務虛會,而是要把昨天大會的‘設計圖’轉化為‘施工圖’。”

  座談現場,新鮮出爐的天津市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21條(討論稿)成為焦點。這份涵蓋市場准入、要素保障、法治護航等維度的政策禮包,在企業家手中傳遞出改革溫度。祥禾餑餑鋪創始人楊明難掩興奮:“昨天剛在大會結識永續新材料的技術團隊,我們計劃引入新型保鮮技術突破電商運輸瓶頸。今天就看到了即將發布的政策‘及時雨’……”這家百年老字號線上銷售佔比達70%,年營收突破2.5億元,印證著傳統產業與創新生態的完美融合。

  企業家的發言直指發展梗阻,勾勒出改革攻堅的精准坐標:

  聯萌電商總經理張彥林說天津制造業門類齊全,有很多好產品,真心希望通過直播電商等方式助之走向全國。他呼吁建立類似於“國企信用背書”機制,破解直播電商的信任困局,通過政企協同打造“津品出圈”新范式。

  天津最大的園區運營商鑫恩華集團董事長張鴻燁用數據說話,其運營的22個園區出租率達90%,但小微企業政策落地“最後一公裡”仍需疏通。他建議將宏觀政策轉化為企業可操作的行動指南,同時希望政策執行更具靈活性。

  優諾金生物董事長林殿海的發言則更具建設性:“我們期待的‘親清’關系,是政府部門既當指導員又做護航員,通過前置性合規指導讓企業少走彎路。”這家基因工程新銳的呼聲,折射出生物醫藥行業對確定性發展環境的渴求。

  企業家們對未來發展充滿信心——

  星矙九州科技創始人齊心講述的“人纔引力場”故事令人振奮:他通過海河英纔計劃引入清華、廈大等名校的高纔生,這些人紛紛表示,不來不知道,來了還真好。他們都在這裡紮下了根。“我覺得天津城市品牌應該進一步擦亮。”齊心說。這家天基電磁頻譜監測領域的新銳企業,正通過自主研發填補國內技術空白。

  作為東道主,聯想(天津)公司總經理謝小可用一組數據展現天津機遇:2022—2024年營收從227億元躍昇至350億元,2025年一季度產值預計同比增長100%。但他也直言產業鏈仍存短板:“整機所需的大部分零部件供應商在南方。”

  金橋焊材作為本土制造業龍頭,則呼吁政策陽光更多惠及中小微企業,其佔據國內40%焊材市場的行業地位,彰顯了天津制造業的深厚底蘊。市發展改革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像金橋這樣的規上企業,政府也會有進一步的支持舉措,希望引導企業跟著國家戰略走,不僅走向全國,還要邁向世界。

  天津華北集團、天潤公司等企業負責人也各抒己見,談了信心,道出期待。

  不知不覺3個小時過去了,市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劉濤最後“點睛”。他說,接下來會在市場、創新、要素、政務、社會等維度全面發力。“真正打破各類‘卷簾門’‘玻璃門’‘旋轉門’,激發各類經營主體的內生動力和創新活力。”這些將通過即將實施的營商環境21條轉化為具體行動。

  當政府部門以“說到做到”的決心拆除制度藩籬,當企業家以“二次創業”的激情投身轉型昇級,津沽大地正在譜寫政企協同新樂章。恰如產業園外綻放的海棠,營商環境優化的“花期”已然到來,必將孕育出高質量發展的累累碩果。

  (記者 岳付玉)

下載津雲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關於北方網 | 廣告服務 | 誠聘英纔 | 聯系我們 | 網站律師 | 設為首頁 | 關於小狼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2-23602087 | 舉報郵箱:jubao@staff.enorth.cn | 舉報平臺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津B2-20000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20509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2120170001津公網安備 120100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