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響應清明文明祭掃,東麗這個社區這樣做!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津雲 作者:何欣 編輯:張靜哲 2025-03-27 21:18:00

  清明節是中華民族傳統節日。連日來,東麗區無瑕街道華盛裡社區積極響應天津市民政局、天津市文明辦聯合發出的清明節文明祭掃倡議,引導轄區居民摒棄亂燒紙錢的習慣,采用網絡文明祭掃、社區公祭等方式緬懷已故親人,過一個“文明、綠色、文明、平安”的清明節。

  網絡文明祭掃 隔空寄哀思

  “高大爺,您看,進入網絡文明祭掃主頁後,先登錄或注冊,然後建立紀念館,在紀念館中為故人建立專屬頁面。在紀念館中,可以敬獻鮮花、添加生平事跡、添加追思悼文……”3月27日上午,記者來到華盛裡社區采訪時,網格員李靜雯正在居民高井林大爺家手把手教老人在天津市民政局官網上建立網頁,通過網絡祭奠故去的親人。

  高大爺是一名退伍軍人,今年已經85歲高齡,每年清明節全家人前往公墓祭掃時,經常會遇到堵車、人流擁擠等問題。高大爺說,近幾年,隨著年紀越來越大,走路有些不便,所以全家人商量決定 從今年清明節開始,通過網絡平臺進行祭掃。

  “學會了網絡祭掃,除了清明節,以後的中元節、寒衣節全家人都可以在網上表達對逝去親人的哀思了。”高大爺說,通過網絡祭掃,足不出戶就可以祭奠已故親人,還能獻上一束鮮花,送上寄語 ,既低碳環保,又莊重肅穆。

  社區綠色公祭 節儉祭故人

  從高大爺家出來,記者來到華盛裡社區籃球場,為方便居民清明節期間緬懷已故親人,這裡被臨時布置成了社區追思公祭點。記者看到,籃球場圍網上懸掛著寫有“鄰裡守望,文明祭掃”字樣的背景幕布,一張2平方米大小的長桌上擺滿了一束束鮮花。“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公祭點廣播裡播放著社區網格員孟岩朗誦的唐代詩人杜牧詩作《清明》,令公祭現場更顯肅穆莊重。

  “春暖花開了,我們來看您了!”居民許德平大爺今年70歲,是一名有著49年黨齡的老黨員。在網格員的引導下,許大爺帶領一家人走進公祭點,依次送上鮮花並鞠躬致意,默默地將祝福送給故去的親人。

  祭奠完成後,許大爺面露笑容,他對記者說:“這種社區公祭的方式,雖然改變了傳統的形式,但是更加綠色環保、節儉安全,值得提倡和推廣。我是一名黨員,就要以身作則、率先垂范,用實際行動帶動家人和街坊鄰居用文明安全、綠色低碳的方式進行清明祭掃。”記者離開公祭點時,看到又有幾戶居民手捧鮮花陸續來到現場祭奠親人。

  文明寄哀思 綠色過清明

  “您好,這是清明節文明祭掃倡議書。”記者走出華盛裡社區時,看到幾名身穿紅馬甲的志願者正在小區周邊重要點位,向過往居民發放《清明節文明祭掃倡議書》,倡議大家網絡祭掃、低碳祭掃、節儉祭掃,過一個“綠色、文明、平安”的清明節,並帶頭在“破除傳統陋習,樹立文明新風”的宣傳橫幅上簽名,承諾從自身做起,從點滴做起,做文明祭掃的踐行者。

  “近年來,人們的思想覺悟大幅提高,燒紙祭掃的現象逐年減少,偶爾遇到焚燒紙錢的居民,經過勸導,大家都會積極配合。”華盛裡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王文麗告訴記者,連日來,社區網格員、志願者挨家挨戶向居民發放《清明節文明祭掃倡議書》,引導居民從思想上改變傳統老舊的祭掃觀念,自覺摒棄不文明的祭掃方式。此外,社區工作人員還通過微信群推送、公示欄張貼倡議書等多種方式,廣泛宣傳清明節文明祭掃和禁燒相關規定,並對轄區內超市、小賣部、路邊攤點等銷售“紙錢”、“元寶”等迷信用品行為進行地毯式排查,引導大家主動成為移風易俗的傳播者和踐行者。(記者 何欣)

  

下載津雲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關於北方網 | 廣告服務 | 誠聘英纔 | 聯系我們 | 網站律師 | 設為首頁 | 關於小狼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2-23602087 | 舉報郵箱:jubao@staff.enorth.cn | 舉報平臺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津B2-20000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20509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2120170001津公網安備 120100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