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為緬懷紀念捐獻者,普及“自願無償,高尚利他”的捐獻理念,倡樹文明新風,天津市紅十字會在薊州區元寶山莊生命紀念園舉行2025年“奉獻者生命禮贊·紅十字清明追思”遺體和人體器官捐獻者緬懷紀念活動。

天津醫科大學黨委副書記陳茉代表醫學院校,對大體老師奉獻自我,引領醫學生探求醫者真諦和生命尊嚴的高尚人格表達了深深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她鼓勵學生把“無語良師”的大愛化作進步的薪火,不斷攀登人類醫學高峰,以愛心善舉砥礪醫者品格。

市紅十字會黨組成員、副會長張彤代表全市紅十字系統,對遺體和人體器官捐獻者及家屬致以崇高敬意,對社會各界支持捐獻事業深表感謝。他指出,市紅十字會發揮人道助手作用、依法履職盡責,積極參與、推動遺體和人體器官捐獻工作,在宣傳動員、志願登記、人道關懷、緬懷紀念等方面持續發力,不斷提昇捐獻服務水平,挽救更多垂危生命。
音容笑貌,猶在眼前。AI 短視頻《時間之間》讓那些在歲月流逝中蒙塵的老照片成為一幅幅徐徐展開的生命畫卷,生動展現了捐獻者的生命故事;器官移植專家、受捐者及捐獻者家屬在活動現場分享了生命接力背後的感人瞬間,傳遞跨越時空的大愛與奉獻精神。


青山不語,思念長存。主持人誦讀2024年至2025年遺體和人體器官捐獻者的姓名,氣氛莊重肅穆;篆刻師現場刻描 2024年人體器官和遺體捐獻者代表的名字,主持人深情講述捐獻者故事;現場人員全體肅立默哀並面向“奉獻碑”鞠躬致敬,表達對遺體和人體器官捐獻者的敬意和感恩之情。

薪火相傳,誓言錚錚。天津中醫藥大學的學生們用詩朗誦《生命的禮物》,表達了對遺體和人體器官捐獻者的崇高敬意;天津醫科大學學生代表現場宣誓,許下對患者、對社會的莊重承諾,展現了新時代醫學生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春風送暖,萬物復蘇。出席活動的領導、捐獻者家屬、志願者和工作人員依次向捐獻者敬獻鮮花。

市委社會工作部、市衛生健康委、市司法局、市民政局、天津大學、天津醫科大學、天津中醫藥大學、市眼科醫院、天津醫科大學眼科醫院、市紅十字事務中心、市人體器官獲取組織、薊州區紅十字會、天津元寶山莊陵園有限公司等相關單位負責同志,遺體和人體器官捐獻者家屬、醫務人員、醫學院校師生、紅十字工作者和志願者等200餘人參加活動,追思逝者,禮贊生命,銘記奉獻,傳遞希望。


此次活動是市紅十字會連續第十五年舉行清明緬懷紀念活動。15年來,遺體和人體器官捐獻事業得到了社會各界的關心支持,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這項大愛事業中來。截至目前,我市人體器官捐獻志願報名登記達84254人,實現人體器官捐獻1534例,遺體捐獻1300例。(記者 劉欣 通訊員 董曉晴)









